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 + 2Fe3+ = Cu2+ + 2Fe2+
| A
| B
| C
| D
|
电极材料
| Cu、Zn
| Cu、Ag
| Fe、Zn
| Cu、C
|
插入溶液
| FeCl3
| Fe(NO3) 2
| CuSO4
| Fe2(SO4)3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原电池的总反应可知,Cu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电解质中的Fe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符合条件的为D。
考点:原电池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池。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PbSO4+2LiCl+Ca = 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
D.正极反应式:Ca +2Cl--2e-=CaCl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常温时,无水LiCl-KCl呈固态,不会导电,正确;B、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铅由+2价降到0价,转移电子2mol。所以生成20.7gPb转移电子0.2mol;D、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甲烧杯可以形成原电池,Cu作正极,有气泡产生,错误;B、乙不是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不存在正负极,错误;C、2个装置中的反应的实质都是Zn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酸性均减弱,正确;D、甲发生的是电化学反应,乙发生的是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速率比化学反应速率快,错误,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中,M棒变细,N棒变粗。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R物质,其中合理的是

?
| M
| N
| R
|
A
| 锌
| 铜
| 稀硫酸
|
B
| 铜
| 铁
| 稀盐酸
|
C
| 银
| 锌
| 硝酸银
|
D
| 锌
| 铜
| 硫酸铜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组成为铜锌原电池,锌极发生氧化反应,变细,氢离子在铜极上放电,故R不变,所以A错误;B中组成铜铁原电池,铁极发生氧化反应,变细,氢离子在铜极上放电,故M不变,所以B错误;C中构成银锌原电池,,锌极发生氧化反应,变细,银极上析出银,变粗,故C错误;D中构成铜锌原电池,锌极发生氧化反应,变细,在铜极上析出铜,变粗,故D符合题意,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