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双选?)( )
A.

比较H2CO3和H2SiO3酸性强弱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电解制Cl2和H2
D.

构成锌铜原电池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x-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参考答案:(1)锂 Li- e-= 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l2+H2O=SO2↑+2HCl↑
(4)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
本题解析: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SOCl2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1)负极材料为Li(还原剂),Li- e-=Li+。
(2)正极反应式可由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2SOCl2+4e-=4Cl-+S+SO2↑
(3)题中给出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所以现象应该为出现白雾和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两个主要成份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所以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现象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O2-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B.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H2-2e-+O2-=H2O
C.若用氯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处出现红色
D.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A电极
参考答案:A、图2是氢氧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阴离子O2-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通燃料气体的A极是负极,通氧气的B极是正极,即O2-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故A正确;
B、图2是氢氧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放电规律是:通燃料气体的A极为负极,燃料在该极失电子,通氧气的B极是正极,氧气在该极得电子,所以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H2-2e-+O2-=H2O,故B正确;
C、若用氯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锌电极为负极,锌失电子,铅笔芯为正极,氧气得电子,在该极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故C正确;
D、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A极是负极,B极是正极,阳极放电的是碘离子,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而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所以C点放电的是碘离子,b为正极,b接的是B电极,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为正极;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银锌蓄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 Zn(OH)2 + 2Ag
Zn+ Ag2O+H2O,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为
[? ]
A.Ag
B.Zn(OH)2
C.Ag2O
D.Z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