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将某质量的硅钢片(含Fe,Si)试样,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中,在相同条件下放出气体的体积相等.则此硅钢片中硅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相对原子质量:Fe56,Si28)
参考答案:设Fe的物质的量为x,Si的物质的量y,则:
Fe+2HCl=FeCl2+H2↑
x x
Si+2NaOH+H2O=Na2SiO3+2H2↑
y 2y
生成氢气体积相等,则x=2y,
故Si的质量分数=28y56x+28y×100%=28y56×2y+28y×100%=20%,
答:此硅钢片中硅的质量分数为2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一定相等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一定不变
C.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一定相等
D.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正确;B、质量守恒,正确;C、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不一定相等,但其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错误;D、部分分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钙分解、氢氧化铜分解等不是,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重晶石:BaCO3
B.石膏:CaSO4·2H2O
C.芒硝:Na2SO4·10H2O
D.绿矾:FeSO4·7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重晶石的化学式是BaSO4,A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
(2)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B可能是?。
(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体积为22.4 L,则CO所占的体积是?L,质量是??g。
参考答案:(1)XY3 (2)N2(或CO或C2H4) H2 (3)11.2 14
本题解析:(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X2+3Y2=2Z,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Z的化学式应为XY3。
(2)由题意可得:n(A)+n(B)=
=0.4 mol,则3n(B)+n(B)=0.4 mol,即n(B)=0.1 mol,n(A)=0.3 mol。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Mr。
0.3×14Mr+0.1×Mr=8.6,解得Mr=2,则A、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A可能为N2、C2H4或CO,B可能是H2。
(3)由题意列方程组得

解得:n(CO)=0.5 mol,n(CO2)=0.5 mol
故V(CO)=11.2 L,m(CO)=14 g。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氮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氮元素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最外层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P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氮和磷是同主族元素,下列能说明二者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填编号)
a.NH3比PH3稳定性强
b.硝酸显强氧化性,磷酸不显强氧化性
c.氮气与氢气能直接化合,磷与氢气很难直接化合
d.氮气常温是气体,磷单质是固体
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正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
(3)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到K2Cr2O7酸性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反应如下,补上缺项物质并配平:
Cr2O72-+ NO2-+ → Cr3+ + NO3-+
(4)上题反应中每消耗0.6mol NO2-,转移电子数为 。
(5)氮氧化物(NO和NO2)污染环境。若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可生成CO2,9.2g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 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3 2 三角锥形 极性
(2)a c
(3)Cr2O72-+ 3NO2-+ 8H+ →2Cr3+ + 3NO3-+ 4H2O
(4)1.2NA
(5)2NO2+CO32-→ NO2-+NO3-+CO2
本题解析:(1)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最外层有2种能量不同的电子。PH3分子中P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价电子数是4,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
(2)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NH3比PH3稳定性强可以说明二者非金属性相对强弱,a正确;b.硝酸显强氧化性,磷酸不显强氧化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系,b不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氢气化合,因此氮气与氢气能直接化合,磷与氢气很难直接化合可以说明二者非金属性相对强弱,c正确;d.氮气常温是气体,磷单质是固体,非金属性强弱与状态无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ac。
(3)根据方程式可知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失去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Cr2O72-+ 3NO2-+ 8H+ →2Cr3+ + 3NO3-+ 4H2O。
(4)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失去2个电子,所以每消耗0.6mol NO2-,转移电子数为0.6×2×NA=1.2NA。
(5)9.2gNO2的物质的量是9.2g÷46g/mol=0.2mol,反应中转移0.1mol电子,所以在反应中NO2部分不还原为亚硝酸根,另外一部分转化为硝酸根,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 NO2-+NO3-+CO2。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应用与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