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已知,溴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所以把Cl2通入FeBr 2溶液中时,氯气先氧化溴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A、氯气与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离子和溴,正确;B、氯气不足时,氧化溴离子完全后,氧化部分的亚铁离子,正确;C、氯气与溴化亚铁完全反应,正确;D、根据溴化亚铁的化学式,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n(Br-)/n(Fe2+)≥2,而所给离子方程式中n(Br-)/n(Fe2+)=1<2,所以不可能发生,错误,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2分)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参考答案:(1)ClO-+2I-+2H+=I2+Cl-+H2O(2分) 本题解析:(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2I-+2H+=I2+Cl-+H2O;(2)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滴加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发生的反应为I2 + SO32-+H2O ="===" SO42-+2I- + 2H+,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04 mol;(3)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结合以上实验的反应方程式判断,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SO42-、I2、ClO-;(4)实验③: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继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生成物之一为食盐加碘的原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5ClO—+H2O=2IO3—+5Cl—+2H+(或I2+5ClO—+2O H—=2IO3—+5Cl—+H2O);(5)根据题给信息将反应2Al+2OH—+2H2O = 2AlO2—+3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2Al+8OH—-6e-=2AlO2—+4H2O(或Al+4OH—-3e-=AlO2—+2H2O),还原反应式:6 H2O+6e-=6OH—+3H2↑(2 H2O+2e-=2OH—+2H2↑)。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进行:2NaW+X2=2NaX+W2,2NaY+W2=2NaW+Y2,2KX+Z2=2KZ+X2,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NaW+X2=2NaX+W2,该反应中作X2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aX,NaW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W2,所以氧化性X2>W2,还原性W->X-;2NaY+W2=2NaW+Y2,该反应中作W2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aW,NaY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Y2,所以氧化性W2>Y2,还原性Y->W-;2KX+Z2=2KZ+X2,该反应中作Z2氧化剂,还原产物是KZ,KX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X2,所以氧化性Z2>X2,还原性X->Z-;氧化性强弱顺序为:Z2>X2>W2>Y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Y->W->X->Z-;A、X-、Y-、Z-、W-中Y-的还原性最强,故A错误;B、氧化性Z2>Y2,所以反应2Z-+Y2=2Y-+Z2不能进行,故B错误;C、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强,故C正确;D、还原性Y->X-,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反应①Fe3+能氧化SO2,反应②说明Cr2O72-氧化性比 Fe3+强,A项正确。Cr2O72-比Fe3+氧化性强,能氧化Na2SO3,B项正确。标准状况33.6 L SO2为1.5 mol,失电子3 mol,而K2Cr2O7中Cr为+6价,得电子变为+3价,0.5 mol K2Cr2O7得电子为3 mol,C项正确。反应①Fe2(SO4)3是氧化剂,而化合价没有升高没做还原剂,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用双线桥标出以下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及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