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B-+Z2=B2+2Z-,则下列反应中能进行的是
[? ]
A. A3+ +Z-→Z2+A2+
B. A3++X2++H2O→A2++XO4-+H+
C. XO4-+A2++H+→X2++A3++H2O
D. B2+X2++OH-→B-+XO4-+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升失氧、降得还)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6分)根据反应(1)2P+5Br2+8H2O=2H3PO4+10HBr
(2)Cl2+2HBr=2HCl+Br2
(3)2KMn0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推断氧化性(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还原性(还原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1)氧化性(氧化剂)KMnO4>Cl2>Br2>H3PO4
(2)还原性(还原剂)P>HBr>HCl>MnCl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反应Cu+H2SO4
CuSO4+H2↑可推出Cu的还原性比H2的强
B.在反应CaH2+2H2O=Ca(OH)2+2H2↑中,水作氧化剂
C.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D.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电解过程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根据电解方程式来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A项错误;B项中发生的是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C项中氮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错误;D项中碘单质将+5价的氯元素还原为氯气,说明碘单质的还原性强于氯气的,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2+氧化为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为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可能将Fe2+氧化为Fe3+,他们思考的依据是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Fe2+氧化为
Fe3+而I2不能。他们思考的依据是从上到下卤素单质氧化性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①
|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 溶液为黄色
|
②
|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 溶液为黄色
|
?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同学甲认为①中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同学乙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请你帮助同学乙完成实验:
实验2:
?
(2)该小组同学对②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操作
| 现象
|
向试管②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KSCN溶液
|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浅红色
|
?
同学丙认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是“可能2”成立,同学丁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
实验4:
操作
| 现象
|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紫色,下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没有出现浅红色
|
?
你认为实验4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根据实验4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环节一:均为第ⅦA族单质,氧化性均较强(合理即可)
环节三:(1)2Fe2++Br2=2Fe3++2Br-
操作
反应观察到的现象
取少量①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血红色
?
(2)碘水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但FeCl3溶液也是黄色的,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亚铁离子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加入乙酸乙酯既可作为萃取剂又能起到液封的作用,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均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实验1中①黄色为Fe3+的颜色,说明Br2能将Fe2+氧化成Fe3+,实验1中②黄色可能是Fe3+的颜色,也可能是原碘水的颜色,应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3+生成。实验3中,由于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上层清液出现浅红色,不能说明Fe2+能被I2氧化,应采取措施防止空气的干扰。卤族元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从上到下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