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2B(g)?xC(g)+D(g)△H<0,x为正整数).
(1)450℃时,向甲、乙两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测得容器内c(A)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x的值为______;(以下各题均用此数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②甲容器内从起始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B)______mol/(L?s).
③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则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范围:______<c(A)<______.
(2)对(1)反应中达到平衡后的乙容器,升温至600℃时,此时K值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根据

题意,下列曲线符合变化规律的是______.
(4)450℃时甲容器中,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v?(B)(正)=2v(C)(逆)
C.容器中密度不变?D.c?(A)=c(D)
参考答案:(1)①450℃时,向甲、乙两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由图可知,起始c(A)=2mol/L时,转化率为2-0.782×100%=61%,起始c(A)=1mol/L时,转化率为1-0.51×100%=50,则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即1+2>x+1,所以x=1,反应A(g)+2B(g)?C(g)+D(g)的K=c(C)×c(D)c(A)×c2(B),
故答案为:1;c(C)×c(D)c(A)×c2(B);
②由图可知,A的反应速率为2.0mol/L-0.78mol/Lt1s=1.22t1mol/(L?s),则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的反应速率为1.22t1mol/(L?s)×2=2.44t1mol/(L?s),
故答案为:2.44t1;
③因体积、温度不变,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则平衡正向移动,A的浓度大于原浓度时浓度,小于原平衡浓度的2倍,即0.78mol/L<c(A)<1.56mol/L,
故答案为:0.78mol/L;1.56mol/L;?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由450℃升高为600℃,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一致,故A正确;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越大时,A的转化率越大,与图象一致,故B正确;
C.温度越大,平衡逆向移动,A的含量越大,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温度高,反应速率大,时间少,且温度越大,平衡逆向移动,C的含量少,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4)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压强不等的反应,则容器中压强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
B.v?(B)(正)=2v(C)(逆)=2v(C)(逆),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因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则容器中密度不变,不能利用密度判断平衡,故C错误;?
D.c?(A)=c(D)取决于起始浓度和转化率,不能利用其判断平衡,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 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 ·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由O →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 曲线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若使用催化剂,可使H2产量增多吗?______(填“会”或“不会”)。
参考答案:(1)硫酸首先和氧化铝反应,不产生H2;Al2O3+3H2SO4===Al2(SO4)3+3H2O
(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使反应速率增大
(3)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该因素变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开始下降
(4)不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浓度、温度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的影响大于浓度的影响。因此可排除AD选项。在温度都是20℃时,物质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最快的是20℃ 10mL 4mol/L的X溶液。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则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
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反应物如果是固体或液体,则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不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一定是增大的,B正确;可逆反应的特征是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不正确;如果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是减小的,D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阴极可逆反应特征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X、Y、Z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3Y(g)

2Z(g)
B.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的转化率降低
C.图II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D.若图III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Z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III中曲线
参考答案:A、图Ⅰ中X、Y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减小,应是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增大,应是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比值为
(0.5-0.3):(0.7-0.1):(0.4-0)=1:3:2,根据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方程式应为X(g)+3Y(g)

2Z(g),故A正确;
B、根据图Ⅱ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左移,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的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不变,所以图II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故C正确;
D、压强增大,平衡右移,Z的含量应增大,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