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请根据教材上的实验“钠与氯气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其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该实验存在哪些缺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条)
(2)某同学根据以上存在的缺点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a.取绿豆粒大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氧化层,放入玻璃管中,按图示安装好仪器;
b.慢慢滴加浓盐酸,立即剧烈反应产生氯气;
c.当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加热钠,钠熔化并燃烧。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当滴加浓盐酸后试管中产生________色气体;钠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____色且有________生成,反应结束后,管壁上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
②改进后的实验优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至少回答2条)。
③写出Na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并用电子式表示产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Na预先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物,可能影响Na在Cl2中燃烧
②预先收集的Cl2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不够或过量
③实验过程中会造成污染
(2)①黄绿 黄 白烟 白色固体
②a.整个实验过程中氯气保持一定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副反应 b.安全可靠,污染少 c.可以避免钠在加热时生成Na2O2
③2Na+Cl2 2NaCl?
2NaCl?
	本题解析:上述两个实验的不同在于一静一动。可从操作便利、易控制反应快慢、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
B.钠着火时可以用湿布盖灭
C.实验室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D.钠可以从硫酸铜稀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KOH和KHCO3的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气体m1 g(m1≠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m2 g(m2≠0),则Y的成分是(?)
A.K2CO3与KOH
B.K2CO3与KHCO3
C.K2CO3
D.KOH与KH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混合物加热时,若KOH与KHCO3恰好反应或KOH过量,都不会有CO2气体放出。本题中m1≠0,说明KOH与KHCO3反应时KHCO3过量,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是:KOH+KHCO3 K2CO3+H2O,2KHCO3
K2CO3+H2O,2KHCO3 K2CO3+CO2↑+H2O,故选C。
K2CO3+CO2↑+H2O,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碱,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
①已知气体A、B是CO2或NH3,则气体A应是?(填化学式)。
②灼烧晶体C的反应方程式为?。
③滤液D中主要含有NH4Cl、NaHCO3等物质,工业上是向滤液D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后,可析出不含有NaHCO3的副产品NH4Cl晶体,则通入NH3的作用是?。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① 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② 通过操作b获得无水MgCl2是在?氛围中进行,若直接在空气中加热,则会生成Mg(OH)Cl,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蒸发结晶(或蒸发)………(2分) 
(2)①NH3……(2分)
②2NaHCO3 Na2CO3+CO2↑+H2O………?(2分)
Na2CO3+CO2↑+H2O………?(2分)
③增加NH4+的浓度,有利于沉淀平衡向生成NH4Cl的方向进行,并将NaHCO3转化为Na2CO3而不析出。………(两点各1分,共2分)
(3)①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2分)(或答焰色反应也给分)
②HCl(气流)……(2分)?MgCl2·6H2O Mg(OH)Cl+HCl↑+5H2O↑……(2分)
Mg(OH)Cl+HCl↑+5H2O↑……(2分)
	本题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是从海水中分离出粗盐,即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故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①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所以制取碳酸氢钠的方法是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因此A是氨气。
②C是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灼烧晶体C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Na2CO3+CO2↑+H2O。
③由于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铵根和氢氧根离子,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所以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加NH4+的浓度,有利于沉淀平衡向生成NH4Cl的方向进行,并将NaHCO3转化为Na2CO3而不析出。
(3)①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焰色反应,即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②如果直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则Mg2+会水解的生成Mg(OH)Cl和HCl,通入HCl可以抑制其水解;其反应方程式为MgCl2·6H2O Mg(OH)Cl+HCl↑+5H2O↑。
Mg(OH)Cl+HCl↑+5H2O↑。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末(风化),有关反应如下: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
故选C。
点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现象体现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解释发生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