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盐类水解的原理》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常温下,现有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A正确;B、往该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时抑制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则HCO3-浓度逐渐增大,B错误;C、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这说明溶液显碱性,则铵根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因此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H4+)>c(NH3·H2O)>c(CO32-),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X、Y、Z、L、M、N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N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构成分子A, A的电子式为 ,Y、L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2构成分子B,B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已知非金属性:34Se<L。请结合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4)用Y、L、M构成的正盐溶液可以清除油污,请结合离子方程式以及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 。
(5)用石墨作电极,NCl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电解熔融Q制取N的电极方程式:阳极: ;阴极: 。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第ⅠA族(1分);Na>Al>C>N>O>H(2分)
(2)
(1分),极性共价键(1分)
(3)O和Se同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导致得电子能力减弱,所以非金属性减弱。(2分)
(4) CO32- + H2O
HCO3- +OH-,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促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从而溶解。(2分)
(5)2O2--4e-=O2↑(2分),Al3+ +3e-=Al(2分)
本题解析:(1)原子半径主要由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决定,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径由核电荷数决定,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M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一主族;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X、Y、Z、L分别是H、C、N、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所以N是Al元素,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N>O>H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构成分子A,A是NH3,其电子式为
Y、L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2构成分子B,B为CO2,CO2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
(3)O、Se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所以非金属性减弱
(4)用Y、L、M构成的正盐溶液为碳酸钠溶液,CO32-水解CO32- + H2O
HCO3- +OH-,使溶液显碱性,促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从而溶解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l3溶液,和电解食盐水类似,得到Al(OH)3,Al(OH)3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Al2O3,电解熔融Al2O3时,阳极是O2-放电,产生氧气,电极反应方程式是2O2--4e-=O2↑,阴极是Al3+放电,电极方程式为Al3+ +3e-=Al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半径的比较,非金属性的比较,盐的水解,电解法制铝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c(Cl-)>c(Na+)>c(
)>c(OH-)>c(H+)
B.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c(HClO)+c(ClO-)=c(HCO3-)+c(H2CO3)+c(
)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c(M+)=c(A-)>c(OH-)=c(H+)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c(OH-)+c(H2A)=c(H+)+2c(A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得到等浓度的氯化铵、一水合氨、氯化钠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 >c(
)>c(Na+)>c(OH-)>c(H+),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HClO)+c(ClO-)=c(HCO3-)+c(H2CO3)+c(
),正确;C、因为酸、碱的强弱未知,所以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错误;D、根据质子守恒,应有c(OH-)=c(H+)-c(A2-)+ c(H2A),则c(OH-)+c(A2-)=c(H+)+c(H2A),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混合的计算,离子浓度的比较,守恒规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影响化学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