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为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且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有关NH5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NH5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属于共价化合物
B.NH5中氢元素为+1价
C.NH5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NH5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这个物质为氢化氨,是铵根离子跟负一价的氢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此说法不正确;B、氢化氨中氢元素为四个正一价和一个负一价,不正确;C、氢化铵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正确;D、氢化铵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之间有静电作用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请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区;氟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
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 H5IO6??HIO4.(填“>”、“<”或“=”)。H5IO6中α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4)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I-+ I2 =I3-与KI3类似的,还有CsICl2等。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 ?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 ="CsI" +Cl2
(5)ClO2-的空间构型为?型,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 ?。
(6)如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a2+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
参考答案:(1)P?
?;4s24p5;(2)氢键;(3)<? 11:1;
(4)A?
(5)角(或V型),sp3杂化,Cl2O、OF2、BrO2-等;(6)A 、D;(7)
本题解析:(1)卤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即位于周期表的p区。9号元素氟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35号元素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2)在氢氟酸中HF分子之间通常以氢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所以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形式存在的。H5IO6为五元酸,HIO4是一元酸。在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二者酸性强弱: H5IO6< HIO4。(3)在H5IO6中含有5个H—Oα键和5个I—Oα键与1个I=O双键中的α键和π键,所以H5IO6中α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1。(4)晶格能越大的物质,化学键结合的越牢固,断裂就越难。非金属性Cl>I,所以晶格能CsCl>CsI。因此按照A的方式方式反应。(5)ClO2-的空间构型为V型,其中心原子Cl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因此与ClO2-的等电子体的微粒有Cl2O、OF2、BrO2-等。(6)由I2的晶体晶胞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正确。B.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上各有一个I2分子。则在每个晶胞中含有的I2的个数为:8×1/8+6×1/2=4.则含有的I原子的个数为8个。错误。C.碘晶体是分子晶体。不是原子晶体。错误。D.在碘晶体中的分子内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在不同分子之间的碘原子间则存在的是范德华力。正确。(7)在每个CaF2晶胞中含有Ca2+:8×1/8+6×1/2=4,含有F-:8×1=8。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所以CaF2的摩尔质量为(a3·ρNA)÷4.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已知元素X、Y、Z、W、Q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在3 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元素Q的核电荷数等于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另有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外围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粒XZ32-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化合物YW3的空间构型为?。
(2)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一种新型导体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中一个Q原子紧邻?个R原子。

(4)R的氢氧化物能溶于含XY-离子的溶液生成一种配离子[R(XY)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弱酸HXY分子中存在的σ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为?。
参考答案:(16分,每空2分)(1)sp2?三角锥形?(2)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 N>O>C
(3)MgNi3C? 12?(4)Ni(OH)2+4CN-=[Ni(CN)4]2-+2OH-? 1:1
本题解析: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在3 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这说明X的原子序数是2+2+2=6,因此X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Z是氧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X与Z之间,所以Y是氮元素。W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所以W是氟元素。元素Q的核电荷数等于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因此Q的原子序数=5+7=12,则Q是镁元素。另有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外围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所以R是镍元素。
(1)微粒XZ32-是CO32-,中心原子碳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4+2-3×2)÷2=0,所以该微粒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则碳原子杂化类型为 sp2杂化;化合物YW3是NF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中心原子N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5-3×1)÷2=1,因此NF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结构。
(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同周期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具有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O>C。由于氮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3)根据晶胞结构并依据均摊法可知,晶胞Mg原子的个数=8×
=1个;Ni原子的个数=6×
=3个;碳原子的个数=1个,所以其化学式为MgNi3C。由于顶点被周围的8个正方体共用,所以根据晶胞结构可判断一个Mg原子紧邻(3×8)÷2=12个Ni原子。
4)R的氢氧化物Ni(OH)2能溶于含CN-离子的溶液生成一种配离子[Ni(CN)4]2-,其中CN-是配体,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i(OH)2+4CN-=[Ni(CN)4]2-+2OH-。HCN分子中含有1个碳氢单键和1个碳氮三键,由于单键是σ键,三键是由1个σ键与2个
键构成的,所以化合物HCN分子中存在的σ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为2:2=1:1。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图中?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已知: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E为无支链的化合物.

根据图回答问题:
(1)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下列反应中,化合物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e、水解反应?f、置换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个.
Ⅰ.含有间二取代苯环结构;Ⅱ.属于非芳香酸酯;Ⅲ.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5)常温下,将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C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m 0.1 0.1 pH=9 n 0.2 0.1 pH<7
|
从m组情况分析,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mol?L-1.
n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参考答案:(1)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说明C呈酸性,含有羧基,B中含有苯环、羧基和羟基,则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消去、置换等反应,故答案为:羧基;?e;
(2)②为乙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CH2OH浓硫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