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
=
mol
②
=
mol
③
=
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下列反应:

①一定条件下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
(填“<”、“>”或“=",下同);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
)的大小关系为 ;

②100℃时,将1 mol
和2 mol
通入容积为1L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的压强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CH4同时生成0.3 molH2
c.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d.
如果达到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0.5,则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某实验小组利用CO(g)、
、KOH(aq)设计成如图b所示的电池装置,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1)CH3OH(l)+O2(g)=CO(g)+2H2O(l) ?H=-442.8kJ?mol?1(2分)
(2)① >(1分)KA=KB>KC(1分)
②ad(1分)2.25(mol?L?1)2(2分)
(3)CO-2e?+4OH?=CO32?+2H2O(2分)
本题解析:(1)首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求?H,?H=1/2×?H1—1/2?H2+2×?H3=-442.8kJ?mol?1,进而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2)①CH4与H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像可以看出T1时CH4的转化率高,所以T1 > T2;A、B点温度相同为T1,C点温度为T2,温度较低,所以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A=KB>KC。
②CH4与H2O的反应为气体系数变化,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若反应没有平衡,压强要发生变化,容器内的压强恒定,说明反应平衡,正确;b、消耗CH4与生成H2都是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平衡,错误;c、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为定值,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平衡,错误;d、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正确;根据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0.5,可求出CH4、H2O、CO、H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5mol?L?1、1.5mol?L?1,0.5mol?L?1、1.5mol?L?1,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求出平衡常数为:2.25(mol?L?1)2
(3)根据电池示意图,CO在负极失电子,根据化合价变化配平可得电极方程式:CO-2e?+4OH?=CO32?+2H2O
考点: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判断和移动、图像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白铁(镀锌)表面有划伤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
D.在空气中,金属银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
D.总反应式为2H2+O2 = 2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H2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空气或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由于是酸性介质,所以导电离子质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 = 2H2O。因此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