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Ni(CO)4是无色液体,沸点42.1℃,熔点-19.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推测Ni(CO)4是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2H4的结构式为?;NH4+的空间构型是?。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N2O4(l)+2N2H4(l)===3N2(g)+4H2O(g) △H=-1038.7 kJ·mol-1若该反应中有259.7kJ能量释放时,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mol。
(3)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则Xm-的化学式为?,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杂化,原子3的轨道杂化类型为?杂化,Na+与Xm-之间的作用力是?。

(4)BN晶体,具有熔沸点高,耐磨擦和较高的硬度等性质。则BN的晶体类型是?,N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参考答案:(1)非极性(1分) (2)①
(2分)? 正四面体 (1分)② 1.5mol(2分)
(3)[B4O5(OH)4]2-(2分),Sp2和Sp3,Sp3(3分),离子键(1分)
(4)原子晶体(1分),
(2分)。
本题解析:(1)Ni(CO)4是无色液体,沸点42.1℃,熔点-19.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这些性质说明该化合物应该是分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Ni(CO)4是非极性分子。
(2)①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则根据氨气的金刚石可知,N2H4的结构式为
。由于在NH4+中氮原子的4个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不存在孤对电子,所以N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结构。
②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该反应中有259.7kJ能量释放时,则参加反应的肼的物质的量是259.7kJ÷1038.7 kJ/mol=0.25mol,则生成0.75mol氮气。又因为三键是由2个π键和1个α键构成的,则形成的π键有0.75mol×2=1.5mol。
(3)①1,3,5,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原子。3号氧原子形成2个单键,所以氧原子是sp3杂化。2号B形成3个键,则B原子为sp2杂化,4号B形成4个键,则B原子为sp3杂化;?B一般是形成3个键,4号B形成4个键,其中1个键很可能就是配位键,配位键存在4号与5号之间。观察模型可知Xm-是(H4B4O9)m-,依据化合价H为+1,B为+3,O为-2,可得m=2,则化学式为[B4O5(OH)4]2-。该微粒和钠离子形成的应该是离子键。
(4)BN晶体,具有熔沸点高,耐磨擦和较高的硬度等性质,这些性质说明,BN的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根据构造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可知,N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元素,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
①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②外围电子构型为2s22p6的原子③2p轨道为半满的元素?④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氟化铵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C.COS的电子式是

D.
O2-粒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A.氟化铵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因HClO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键成键的特点,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
C.COS分子中碳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故C正确;
D.氧原子核电荷数是8,?188O2-粒子结构示意图:

,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ⅣA族
B.B、D两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DCB2
D.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C>D>B
参考答案:因A、C同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所以其原子序数相差2或8,若相差2,显然不合题意;又因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可以推测B为8号元素,为氧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若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C为铝,A为硼,D为钠;若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C为硫,A为氧,显然不合题意,所以A为硼元素,B为氧元素,C为铝元素,D为钠元素,
A、A为硼元素,C为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ⅢA族,故A错误;
B、B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B、D两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a2O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AlO2,故C正确;
D、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Al3+、Na+,三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有O2->Na+>Al3+,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 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正确,有新物质生成。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错误,应该是一种单质。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正确;D.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故其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