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
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
C.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受热能分解
D.离子半径:R2-<L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2006年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并观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时间。该元素符号为:Uuo,质量数为293,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核外含有118个电子,核内有175个中子
B.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C.该元素一定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零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元素周期表各周期元素个数可知118元素为第七周期的零族元素,不会是金属元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固体氯化钾
B.液态氯化氢
C.气体二氧化碳
D.作电极的碳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非电解质指: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否则为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固体氯化钾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固体氯化钾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态氯化氢,是纯净物,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氯化氢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作电极的碳棒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非电解质的概念,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非电解质能导电是溶于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原子

C.H,D,H+,H-,T都是氢元素的微粒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不正确。因为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因而发现的原子远远超过109种。D.不正确。如Ne和S2-最外层都为8个电子,但Ne很难得失电子,而S2-易失电子有强还原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每空1分,共7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
| ?
| ?
| ?
| ①
| ?
| ②
| ?
|
3
| ?
| ③
| ④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 ?
| ?
| ⑩
| ?
|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Si? Ar?(2)K? F?
(3)Al? 2Al(OH)3+3H2SO4=2Al2(SO4)3+3H2O? Al(OH)3+KOH=KAlO2+2H2O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①~⑩分别为N、F、Mg、Al、Si、S、Cl、Ar、K、Br。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最强的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也能溶于酸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