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 。
(3)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原因是? 。
参考答案:⑴乙中品红褪成无色;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⑵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⑶由无色变红色;原因﹕SO2漂白时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Ⅰ烧杯中铁片表面有气泡,Ⅱ烧杯中铜片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是NO
|
C
|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
| 装置气密性良好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负极为铝,正极为铁,金属活动性Al>Fe,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说明铁为负极,铜为正极,金属活动性Fe>Cu,则活动性为Al>Fe>Cu,故A正确;B、Cu与浓硝酸反应,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为:HNO3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NO2中N元素+4价,HNO3是氧化剂,NO2是还原产物,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NO2↑+2H2O;生成的红棕色二氧化氮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图中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为一氧化氮,但不是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B错误;C、Fe3+遇SCN-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Fe(SCN)3为血红色,增大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根据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方向,如果溶液颜色加深,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压强增大看体积变化来进行检验,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于烧瓶内的液面,一段时间后,看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变化说明装置漏气,反之不漏气,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7分)用KOH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ρ=1.1g/mL)。
(1)溶液中OH-与H2O分子个数之比为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需配制上述溶液95mL,则需称量KOH固体 克,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容量瓶使用前检漏的操作为: 。
(4)下列操作中,使所得KOH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称量KOH固体时,直接用纸称量;
B.KOH固体溶解后,未完全冷却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标线;
D.配制溶液前,容量瓶未完全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