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锌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气泡产生速率非常慢,一段时间后速率明显加快,烧瓶内溶液呈浅蓝色并不断加深,液面上方的气体颜色也在不断加深。该小组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图 1?图 2
(1)图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所起的作用?;
(2)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并设计实验探究:
Ⅰ.甲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完成此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5
| 50
| 60
| 70
| 80
|
温度/℃
| 25
| 26
| 26
| 26
| 26
| 26
| 26.5
| 27
| 27
| 27
| 27
|
?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Ⅱ.乙同学认为生成的Cu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为验证此假设,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片和稀硝酸,那么最好是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填序号)。
A.硝酸铜晶体? B.硝酸铜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硫酸铜溶液
然后对比两支试管的反应,发现现象基本相同。因此得出结论:Cu2+并不是反应的催化剂。
Ⅲ. 丙同学根据现象推测反应过程中还有少量?生成,进而认为该物质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如图2所示,实验中丙同学从a处通入该物质后,发现左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快于右管。小组同学得出最后结论:这种物质对铜和稀硝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通入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哪种假设正确。(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3、选择题 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但如果在铜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种盐,就能发生反应,且有气体、有沉淀产生,则该盐是
A.FeCl3
B.Ba(NO3)2
C.Na2SO4
D.KCl
4、填空题 下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2的一种用途?。
(2)从N元素化合价分析,N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氧化性?。
还原性?。
(3)HNO3与上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
(5)NO2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
(6)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题 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条件都是加热):
①2KNO3=2KNO2+O2↑
②2Cu(NO3)2=2CuO+4NO2↑+O2↑
③2AgNO3=2Ag+2NO2↑+O2↑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回答:
(1)该固体是否可能只由一种盐组成?若可能,指出是哪种盐,若不可能,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即物质的量之比),若没有这种组成,也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