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酸碱中和滴定常用于测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1)实践中,在正式测定前,常常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测定滴定曲线,然后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醋酸(CH3COOH) 溶液,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V/(NaOH)/mL
| 0.00
| 10.00
| 18.00
| 19.80
| 19.98
| 20.00
| 20.02
| 20.20
| 22.00
| 40.00
|
溶液pH
| 2.87
| 4.74
| 5.70
| 6.74
| 7.74
| 8.72
| 9.70
| 10.70
| 11.70
| 12.50
|
①根据上表数据绘制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醋酸(HAc)溶液的滴定曲线。

②根据你所绘制的曲线,确定pH的突变范围是________。
③下列指示剂中适合于本实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基橙 ? B.石蕊 ? C.酚酞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
(2)滴定过程中,眼睛应重点观察_?_。
2、实验题 (12分)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FeCl3蚀刻铜箔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的离子方程式为?;
证明蚀刻后的混合物溶液仍存在Fe3+的操作是:?
?。
⑵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⑶过程II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简答题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显______(“酸性”、“碱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选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B.稀硝酸?C.硫氰化钾溶液?D.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简答题 选用如下装置对草酸钙晶体(CaC2O4?H2O)的分解产物进行研究.
下图表示的是草酸钙晶体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按A、B、C顺序连接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B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产物中有______和______.
(2)将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换为碱石灰,按A、B、D、C顺序连接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证明草酸钙晶体分解产物中有______.
(3)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和相关计算,写出图中位于2处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上图中位于3处固体物质存在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5、实验题 面粉增白剂主要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两种物质。其中过氧化钙(CaO2)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鱼池增氧等,还可以作为高温氧化剂。已知:过氧化钙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钙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
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实验一: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1)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请在方框中画出装置图。
(3)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未被氧化、部分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 关系式。未被氧化:__________,部分被氧化:__________, 完全被氧化:__________。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4)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______________,证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5)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6)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