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无处不在,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将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2)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
(3)足量的铁粉和铜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SO4和CuSO4;
(4)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5)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6)把铁片和铜片置于有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有
[? ]
A.两种方案
B.三种方案
C.四种方案
D.五种方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做催化剂制溴苯
B.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
C.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生成稳定的单质和化合物……”。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
是__? _? 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 __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
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请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
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参考答案:(1)(NH4)2CO3 或 NH4HCO3?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
(3)①先通入O2,后通入NH3?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11分)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0mol·L-1。
(1)实验室欲用上述浓盐酸配制480mL 0.20 mol·L—1的稀盐酸溶液,则需要取上述浓盐酸
?mL?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写代号)?▲?。
A.药匙?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烧杯
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3)取用任意体积的所配0.20 mol·L-1 HCl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填字母)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4)用15.8g KMnO4氧化足量的上述浓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
Cl 2 + 5Cl 2↑?+ 8H2O
则:①有多少摩尔HCl被氧化?
②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已学知识推断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 ?(?)
A.
某元素的原子半径是0.160nm
B.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g/cm3
C.某硫酸钙溶液的浓度是2.0mol/L
D.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超过1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