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作为萃取剂,选项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 2. 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 3. 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 1. 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 ,溶解,过滤(洗涤沉淀) ,蒸发,结晶(重结晶) ,电精炼。 2. 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 3. 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 4. 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A.在空气中燃烧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通入水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燃烧不能除去乙烯,因为乙烷也能燃烧,A不正确。乙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能鉴别乙烷和乙烯,但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所以不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既能鉴别乙烷和乙烯,又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B正确。乙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按图所示实验过程填空:
 (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2)填空:a??b ??c??d??。
参考答案:(11分)(1)①2Fe2+4Br-+3Cl2=2Fe3++6Cl-+2Br2(3分)②2Fe3++2I-=2Fe2++I2(2分) ?③Br2+2I-=2Br-+I2(2分)(2)a 棕黄? b 橙红? c 蓝? d 紫红(各1分)
本题解析:(1)①溴离子和亚铁离子均能被氯气氧化,因此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6Cl-+2Br2。 ②单质溴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因此下层是有机层,溶液呈橙红色;上层是水层含有铁离子,溶液呈棕黄色。铁离子能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③下层含有单质溴,单质溴的氧化性强于单质碘的,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单质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溶液呈紫红色,所以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I-=2Br-+I2。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颜色分别是a 棕黄? b 橙红? c 蓝? d 紫红。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溶解,低温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NO2溶于水即生成硝酸和NO,所以A正确;B不正确,引入了杂质氢氧化钠,应该是直接加热即可;C不正确,应该通过炽热的铜;D不正确。应该是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答案选A。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 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