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热化学方程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示可知:(1)断裂 mol N2(g)和mol H2(g)中的化学键共吸收a kJ的能量,由1 mol N和3 mol H生成1 mol NH3(g)放出b kJ的能量,由1 mol NH3(g)变为1 mol NH3(l)放出c kJ能量;(2)由mol N2(g)和mol H2(g)生成1 mol NH3(g)或1 mol NH3(l)均放出能量。故有①N2(g)+H2(g)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中铝的总浓度(用AlT表示)包括三类‘“主要为Al3+的单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la表示);主要为[AlO4Al12(OH)24(H2O)12]7+的中等聚合形态铝总浓度(用Alb表示)和Al(OH)3胶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1c表示)。
②如将AlT =" 2.520" mol·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膜蒸馏料液温度对铝聚合形态百分数及铝的总浓度的影响如图1。当T>80℃时,AlT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 ![]() (3)真空碳热还原一氧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Al2O3(s)+AlCl3(g)+3C(s) = 3AlCl(g)+3CO(g) △H1 =" a" kJ·mol-1 ②3AlCl(g) =" 2Al(l)+" AlCl3(g) △H2 =" b" kJ·mol-1 则反应Al2O3(s)+ 3C(s) =" 2Al(l)+" +3CO(g) △H =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反应①常压下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H 0(填“>”“=”或“<”)。 (4)一种铝空气电池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参考答案:(1)13Al3++32OH-+8H2O=[AlO4Al12(OH)24(H2O)12]7+;(2)①减小;②Al3++3H2O=Al(OH)3(胶体)+3H+;③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加大,产生氢氧化铝沉淀;(3)a+b;>;(4)O2+2H2O+4e-=4OH-。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得生成[AlO4Al12(OH)24(H2O)12]7+的离子方程式:13Al3++32OH-+8H2O=[AlO4Al12(OH)24(H2O)12]7+;(2)①在一定温度下,AlT越大,Ala%越大,Alc%越小,所以pH减小;②如将AlT =" 2.520" mol·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胶体 www.91exAm.org)+3H+;③膜蒸馏料液温度对铝聚合形态百分数及铝的总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当T>80℃时,AlT显著下降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加大,产生氢氧化铝沉淀;(3)①+②整理可得Al2O3(s)+ 3C(s) =" 2Al(l)+" +3CO(g) △H =△H1+△H2 =-(a+b)kJ/mol;反应①常压下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4)在该铝空气电池中活动性强的Al作负极,活动性弱的C作正极。由于是在中性介质中,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的单质磷(P)在3.2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 参考答案:(1)P2O;P2O3; 2.75g;3.55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 |
参考答案:(共11分)(1)-285.8(2分)
(2)CO(g)+H2O(g)=CO2(g)+H2(g) △H=-41.2kJ/mol(3分)
(3)50%(2分);变小(1分);逆(1分) (4)BD(2分)
本题解析:(1)通常条件下,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已知反应①2H2(g)+O2(g)=2H2O(g) △H=-483.6KJ·moL-1、②H2O (g)=H2O(l) △H=-44.0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反应H2(g)+
O2(g)=H2O(g),所以该反应的△H=-483.6KJ?moL-1÷2+-44.0KJ·moL-1=-285.8KJ?moL-1,即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285.8KJ?moL-1。
(2)已知反应①2CO(g)+O2(g)=2CO2(g) △H=-566kJ·moL-1、②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即得到反应CO(g)+H2O(g)=CO2(g)+H2(g) ,所以该反应的分液△H=(-566kJ·moL-1+483.6KJ·moL-1)÷2=-41.2kJ/mol。(3)(3)令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mol/L,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 1 0 0
转化浓度(mol/L)n n n n
平衡浓度(mol/L)1-n 1-n n n
所以根据平衡常数可知K==
=1
解得n=0.5mol/L
所以t℃时CO的转化率为×100%=50%
由(2)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变小。
(4)A、增大的CO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CO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增大的H2O(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CO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CO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CO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答案选BD。
考点:考查燃烧热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等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物质制备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