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2分)碱式碳酸镁[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密度小,几乎不溶于水,但在水中引起轻微的碱性反应。不溶于乙醇,常温下不会分解,是橡胶制品的优良填料。工艺流程如下图:

(1)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石灰是以石灰石与焦炭混合煅烧生成,焦炭的作用是:?。
②氢氧化镁浆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碱式碳酸镁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2)已知:碱式碳酸镁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xMgCO3?yMg(OH)2?zH2O
(x+y)MgO+xCO2↑+(y+z)H2O
某同学将46.6g碱式碳酸镁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灼烧至恒重,残留固体质量为20.0g,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重17.6g。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确定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化学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题 将无水乙醇逐滴滴入到红热的CuO中,生成的气体通过某白色粉末(装置外边用冰水冷凝)。 实验结果表明:
(I)白色粉末变蓝,并在上边凝有沸点为21℃的无色液体X。
(Ⅱ)X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Ⅲ)X能进行卤代反应,一分子X中最多只能有三个H原子被取代,实验测得4. 6g无水乙醇全部反应后, CuO失重1.6g。
(1)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算出每个乙醇脱去的H原子数,从而得出液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根据有机物分子结构理论,把乙醇分子在上述反应中的三种可能脱氢方式(在乙醇的结构式中用
表示脱去的氢原子)和脱氢生成物的结构式填入下表空格中。

(3)在上述三个产物中只有--式是液体X的结构式,请简述另外两式均不合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某学生模拟“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法”测定一种有机物X的组成,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将0.3gX的蒸气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的总质量(含CuO)为21.32g,实验后为21.00g。
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③X的蒸气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34g/L,问:
(1)该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B装置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实验室中有6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纯碱、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铝、硫酸氢钠、氯化钾。除蒸馏水和试管、胶头滴管外,无其它任何试剂和仪器。某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被检出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别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据此
可推断出:
①A、C、D三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在两两混合时,能确定BE成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上述物质溶于水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显酸性的物质的化学式及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14分)Fe(OH)2由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制取时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只能看到灰绿色,采用右图装置使用Fe,H2SO4(稀),NaOH溶液可在还原性气氛中制取Fe(OH)2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内不变色,其中C为弹簧夹。(提示:还原性气氛如氢气环境)

(1)则锥形瓶A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2)锥形瓶B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后,请简单写出完成制备Fe(OH)2的后续操作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若在反应开始之前先关闭弹簧夹C,则实验现象为:?
?;(2分)
请写出此时B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