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能用来鉴别NaCl、NH4Cl、K2SO4、(NH4) 2SO4四瓶无色溶液的试剂是(可加热)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NO3)2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a(OH)2溶液加入到NaCl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到NH4Cl溶液中加热会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入到K2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到(NH4) 2SO4溶液中加热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所以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辽宁抚顺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13)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 mol/L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可用溴水鉴别,利用苯、乙醇、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及鉴别物质与水的密度的大小比较,苯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二者与水混合分层,但苯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酒精与水任意比混溶;B项中0.4g的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配成1000mL溶液,其浓度为0.01 mol/L,该项正确;C项中溴也可溶解在苯中;D项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大尔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序号为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______和______操作,再用装置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______操作.
(3)现欲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浓度为0.50mol?L-1的稀硫酸100mL.
①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②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D.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参考答案:(1)因①~④仪器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2)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接着可用分液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四氯化碳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馏得到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Ⅱ;萃取;分液;Ⅰ;蒸馏;
(3)①设需要98%H2SO4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VmL×1.84g/cm3×98%=100mL×0.50mol?L-1×98g/mol,解得V=27ml,所以溶液的体积为27ml,
故答案为:27;
②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会使得浓硫酸的体积偏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低;
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时放出热,所以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得溶液的体积膨胀,等到冷却到室温,使得溶液的体积变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高;
C.定容时俯视,使得溶液的体积变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高;
D.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盛有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则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A.①是酒精,②是CCl4,③是苯
B.①是苯,②是CCl4,③是酒精
C.①是CCl4,②是苯,③是酒精
D.①是苯,②是酒精,③是CCl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呈无色;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上层呈无色;酒精和溴水能互溶,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分层,溶液为橙黄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检验下列离子时,仅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Fe2+(KSCN溶液)
B.Cl-(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C.NH4+(NaOH溶液,加热)
D.Na+(焰色反应呈黄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亚铁离子和KSCN混合没有现象,不能鉴别,A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