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8分)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Cu2+和SO
。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们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回收铜和硫酸亚铁。

请回答:
(1)原料①为?。
(2)写出加入原料②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该流程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②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操作③需要用到的下列实验装置是?(填字母)。
参考答案:(8分)(1)铁粉? ………2分
(2)Fe + 2H+ ="=" Fe2+ + H2↑ ……2分
(3)烧杯、漏斗、玻璃棒? ………2分c…2分
本题解析:工艺流程: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得到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滤液为硫酸亚铁。再往得到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铁溶解,过滤后得到固体铜,此时滤液为硫酸亚铁;对所得滤液硫酸亚铁,进行蒸发结晶操作,得到氯化亚铁晶体。
(1)原料①为铁粉;
(2)Fe + 2H+ ="=" Fe2+ + H2↑
(3)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a、过滤;b、萃取分液;c、蒸发结晶;d、蒸馏;硫酸亚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物质
| 试剂
| 分离方法
|
①
| 硝酸钾(氯化钠)
| 蒸馏水
| 降温结晶
|
②
| 二氧化碳(氯化氢)
|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 洗气
|
③
| 乙醇(少量水)
| 生石灰
| 蒸馏
|
? 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可以蒸发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选项①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吸收CO2,选项②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生石灰极易吸水,而乙醇的沸点较低,蒸馏即可,选项③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设计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图)。关闭K,若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此时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下列气体的制取可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MnO2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片与稀H2SO4制氢气
C.用铜片与浓HNO3制二氧化氮
D.用石灰石(块状)与稀H2SO4制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B ?
本题解析: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气体,且固液易分离的制气原理。A项,MnO2为粉末状,不符合要求,C项NO2易污染空气,D项实验室制CO2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若用稀H2SO4,则生成的CaSO4物质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的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解释或结论
|
A
| 用洁净的Pt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无K+
|
B
|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
| 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
|
C
| 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
| 溴不溶于油脂
|
D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因黄色光能遮挡紫色光,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通过蓝色钴玻璃,否则无法观察到钾元素的颜色,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不含钾元素,错误;B、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所以脱脂棉着火, B正确;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油层显无色,错误;D、双氧水和硝酸都具有氧化性,混合溶液呈黄色,不能说明氧化剂是双氧水,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