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2018-03-17 07:53: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各物质的量不变。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 ⑵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3v正(H2)=2v逆(NH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   ⑶ 第5分钟末,保持恒温恒压,若继续通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参考答案:(1)0.025mol/(L·min)(2分,漏写单位扣1分) (2)BD(2分) (3)不(2分)  
	本题解析:(1)由图判断反应第4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v(NH3)=0.1÷4=0.025mol/(L·min);(2) A、不符合化学计量数关系,错误;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当不变时即达到平衡,正确;C、该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一个恒量,错误;D、分子个数是一个变量,当不变时即达到平衡,正确。(3)改变条件后的平衡与原平衡好是等效平衡,故平衡不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2 N2O4,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  ) A.N2O4生成速率与N2O4分解速率相等时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 C.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比为2∶1时 D.体系颜色不再发生改变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最根本的方法是,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用的标志一定随着反应的进行始终在改变,当变量不变了,就说明达到了平衡,C项不能用各物质的浓度比和分子个数比判断达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中,表示2A(g)+B(g)  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方向亦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数应该不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2C,若最初加入A、B的物质的量都是4mol,10s后达到平衡,若A的平均速率是0.12mol/(L?s),则平衡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
    
	参考答案:10s后达到平衡,若A的平均速率是0.12mol/(L?s),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2L×10s×0.12mol/(L?s)=2.4mol, ? ? 3A+B
   2C 起始:4mol? ?4mol? 0 转化:2.4mol 0.8mol? 1.6mol 平衡:1.6mol 3.2mol? 1.6mol 则平衡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3.2mol,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