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8分)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电子排布式表达式表示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_______________。
(4)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和“﹥或﹤或﹦”表示)
(5)DB2是由?键构成的?(填“极性”或“非极性” )分子;
分子空间构型是?。
参考答案:(1)KAl(SO4)2?12H2O(1分)?(2)1s22s22p63s23p1 (1分)?(3)2s22p4 ?(1分)
(4)O>S? Al>K (2分)?(5)极性;极性; V型(3分)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E 5种元素分别是H、O、Al、S、K。
(1)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应该是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Al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 。
(3)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氧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2s22p4。
(4)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其余硫元素的,所以氧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硫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铝的金属性弱于K的,所以第一电离能是Al>K。
(5)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SO2中S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是(6-2×2)÷2=1,所以SO2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空间构形是V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短周期元素A、B、C、D中,0.5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第三层电子数目比第一层多1个,C―比A元素的离子多1个电子层,D元素的原子核外第二层比第一层多2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2)C―的结构示意图为?;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3)元素D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其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该氢化物可与单质C发生取代反应,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该氢化物与单质C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4)工业上冶炼单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单质B冶炼难熔的金属,写出氧化铁和单质B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反应中有0.25mol氧化铁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
(6)若将单质A、B用导线连接插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组成原电池,则正极材
料是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负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镁? (2)
;第二周期、ⅣA? (3)
、正四面体? HCl?
(4) MgCl2(熔融)
Mg+Cl2↑?(5)Fe2O3+2Al
Al2O3+2Fe? 9.03×1023
(6)Mg? 2Al-6e-+8OH-=2AlO2-+4H2O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是铝元素,D是碳元素。0.5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说明A的最高价是+2价。100ml 0.2mol/L的盐酸是0.02mol,所以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01mol,乙醇相对分子质量是40,即A的质量数是24.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相等,所以A是镁,则C是氯元素。
(3)甲烷是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分子,其电子式为
。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氯化氢。
(4)镁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生成镁,方程式为MgCl2(熔融)
Mg+Cl2↑。
(5)铝是活泼的金属,发生铝热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2Al
Al2O3+2Fe。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的,所以0.25mol氧化铁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25mol×3×2=1.5mol,其电子数为1.5mol×6.02×1023=9.03×1023。
(6)由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作负极是铝,镁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2Al-6e-+8OH-=2AlO2-+4H2O。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p轨道是“∞”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字形
B.第三能层上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个小黑点都是表示一个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D.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由能层、能级、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状态等决定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轨道形状是电子出现机率的一个统计结果,而电子是高速的在有限的空间内运动,无法计算其轨迹,不正确
B:第三能层上只有3s、3p、3d三个轨道,不正确
C:电子云中的小黑点的疏密代表电子的出现机率高低,不正确
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H、D、T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_,质量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
同位素原子的?虽然不同,但______________基本上完全相同;
16O、17O、18O属____________,O2、O3、O4属________________,
某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可以形成3种分子量不同的双原子分子,
则该元素有_________种同位素原子。
参考答案:0 1 2 、 1 2 3 、中子数、化学性质、 同位素、 同素异形、2
本题解析:考查原子的组成以及同位素的概念等。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所以16O、17O、18O属于同位素,O2、O3、O4则属于同素异形体。根据排列组合可知,若某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可以形成3种分子量不同的双原子分子,则其同位素一定是两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BD不正确。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C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对元素周期律,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