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含有大量的H+
D.验证某不纯的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馏时,锥形瓶(收集容器)口应用胶塞塞住,以防止蒸馏出的液体挥发
B.分液时,分液漏斗内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从碘水中萃取碘出来,萃取剂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D.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是搅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③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 )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③和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①实验室制乙烯应用浓硫酸和乙醇加热到170°C,故①错误;
②制备氯气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故②错误;
③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制备二氧化碳应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故③错误;
④制备硫化氢应用稀硫酸和硫化亚铁,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硫化氢氧化,不能得到硫化氢气体,故④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A.1mol·L-1
B.0.045mol·L-1
C.0.029mol·L-1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烧瓶的容积是V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水充满烧瓶,则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注重解题的灵活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时,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