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KNO3晶体析出
D.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D中蓝色石蕊试纸应该是先变红后变黑,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酸性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浓硫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 ??,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 ??。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样品含NaCl
|
②
|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样品含NaOH
|
?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准确称取a g KIO3(化学式量:214)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__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Cr2O72-+6I-+14H+= 2Cr3++3I2+7H2O? 2S2O32-+I2=S4O62-+2I-
(4)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浓度可能?(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
参考答案:(1)①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指出相应试剂的正确颜色(红色、黄色等)很快褪色也可得分。?(2分,每个1分)
②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答其中二条即可)(4分,每个2分)
(2)(8分,每个2分)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①
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10.2
?
(3)6000a/214V 或3000a/107V? (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2分)
(4)偏高;4I—+4H++O2=2I2+2H2O
本题解析:(1)①由于SO2具有还原性、漂白性,因此若 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则B中试剂可以是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溶液颜色很快褪色。
②要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等。
(2)氯离子的检验可以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由于饱和碳酸钙溶液的pH=10.2,所以可以先进入氯化钙溶液,然后测量溶液的pH值进行对比即可,因此答案为: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①
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10.2
?
(3)ag硝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mol,则根据反应式IO3-+5I-+6H+=3I2+3H2O、2S2O32-+I2=S4O62-+2I-可知:IO3-~~~~~6S2O32-
1mol? 6mol
mol?
mol×6
所以c(Na2S2O3)=
mol/L=
mol/L
(4)由于碘离子易被氧化:4I—+4H++O2=2I2+2H2O,因此如果第三步滴速太慢,则导致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增加,从而导致其浓度偏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吸收SO2的是
A.石灰水
B.亚硫酸钠
C.纯碱
D.氯化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把SO2通入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Ba(NO3)2、HCl
B.BaCl2、NaCl
C.NH4Cl、CaCl2
D.MgCl2、(NH4)2SO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a(NO3)2、HCl混合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当通入二氧化硫后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其他选项均不反应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现有如下仪器,仪器中已注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装置A,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烧瓶中的实验现象为?。
(2)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H2SO3>H2CO3),若选择仪器A、B、C、D并相连接,则B、C、D中所选择的试剂分别为?、?、?。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3)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若选择A、E、F仪器,并按A、E、F顺序连接。
①则证明SO2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
②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在E中采取的实验操作为?,其实验现象为?,反应原理为?。
参考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分
铜片变灰黑色表面有气泡生成,烧瓶中可能有白色物质生成 ?2分
(2)B:Na2CO3溶液或 NaHCO3 溶液?C:KMnO4溶液 D:Na2SiO3溶液 ;
C中KMnO4溶液不褪色(或品红不褪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各1分,共4分
(3)①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混浊出现? 2H2S+SO2=3S↓+2H2O?各1分共2分
②通入氯气或加入氯水或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等氧化剂(其中一种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现象是有白色沉定生成。?各1分共2分
根据所加入试剂写出方程式 Ba2++SO2+Cl2+2H2O=BaSO4↓+4H++2Cl? ?2分
本题解析:
△
?试题分析:(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烧瓶中的实验现象为铜片变灰黑色表面有气泡生成,烧瓶中可能有白色物质生成
(2)因为酸性:H2SO3>H2CO3> H2SiO3,若选择仪器A、B、C、D,A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需和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入硅酸钠溶液之前应把二氧化硫除去以免给实验带来干扰。所以B、C、D依次放Na2CO3溶液或 NaHCO3 溶液、KMnO4溶液(或品红溶液)、Na2SiO3溶液,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C中KMnO4溶液不褪色(或品红不褪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
(3) ①则证明SO2有氧化性的实验是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硫化氢溶液中,有淡黄色浑浊产生,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作氧化剂,显示氧化性,
②若将二氧化硫直接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现象,需将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氧化剂可选氯气、氯水、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铁盐溶液等,对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原理是:根据所加入试剂写出离子方程式 Ba2++SO2+Cl2+2H2O=BaSO4↓+4H++2Cl?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