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CaCl2 溶液 过滤
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应将固体NaOH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Na2CO3+ Ca(OH)2=CaCO3↓+NaOH。将CaCO3过滤除去即得到较纯的NaOH溶液 。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
A.电石和水
B.MnO2和浓盐酸
C.Cu片和浓硝酸
D.Na2SO3和浓硫酸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6分)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
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
④ NaOH溶液的作用?
(2)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 2CO3? e.CuSO4
参考答案:(6分)
(1)①分液漏斗②MnO2 +4H++2Cl-=△ Mn2++ Cl2↑+2H2O③否④除去Cl2和HCl
(2)c d?(各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2分)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Cr等杂质)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稀硫酸溶液溶解废渣,保持pH约1.5,搅拌30min,过滤。
②向滤液中滴入适量的Na2S,除去Cu2+、Zn2+,过滤。
③保持滤液在40℃左右,用6%的H2O2氧化Fe2+,再在95℃加入NaOH调节pH,除去铁和铬。
④在③的滤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搅拌,得NiCO3沉淀。
⑤? ▲?。
⑥? ▲?。
⑦蒸发、冷却结晶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晶体。
⑧用少量乙醇洗涤并凉干。
(1)步骤②除可观察到黑色沉淀外,还可嗅到臭鸡蛋气味,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气体的产生:?▲ ?。
(2)步骤③中,加6%的H2O2时,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
(3)除铁方法有两种,一是用H2O2作氧化剂,控制pH值2~4范围内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另一种方法常用NaClO3作氧化剂,在较小的pH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Na2Fe6(SO4)4(OH)12]沉淀除去。下图是温度-pH值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已知25℃时,Fe(OH)3的Ksp= 2.64×10?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FeOOH中铁为+2价
b.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c(Fe3+)=2.64×10?29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
d.工业生产中温度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钢,此时水体的pH约为1.2~1.8
(4)确定步骤④中Na2CO3溶液足量,碳酸镍已完全沉淀的简单方法是:? ▲?。
(5)补充上述步骤⑤和⑥(可提供的试剂有6mol/L的H2SO4溶液,蒸馏水、pH试纸)。
参考答案:(12分)
(1)S2-+2H+=H2S↑(2分)
(2)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2分)
(3)cd (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给分)
(4)上层清液呈无色(答静置后
向上层液中再加入Na2CO3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也给分)(2分)
(5)⑤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直至流出液用pH试纸检验呈中性(2分)。
⑥向沉淀中加6mol/L的H2SO4溶液,直至恰好完全溶解(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手持技术又称掌上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成
的定量采集各种常见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某研究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获得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且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Ⅲ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 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为??(填计算式)。
④上述测得P的质量比实际分解质量要小,原因是?。
参考答案:(1)FeS04·4H20?(2)2FeSO4
Fe2O3+SO2↑+SO3↑
(3)①品红溶液或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a
b
f
e
d?③
④由于生成的三氧化硫并没有完全被吸收,导致生成的硫酸钡质量减少
本题解析:(1)8.34gFeS04·7H20的物质的量是8.34g÷278g/mol=0.03mol,78℃是固体质量减少了8.34g-6.72g=1.62g,即相当于水的物质的量是1.62g÷18g/mol=0.09mol,所以固体中含有的结晶水是0.03mol×7-0.09mol=0.12mol,则化合物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是0.12mol÷0.03mol=4,则化学式是FeS04·4H20。
(2)固体加热到373℃时固体质量减少了8.34g-4.56g=3.78g,即相当于水的物质的量是3.78g÷18g/mol=0.21mol,这说明此时水已经完全失去。又因为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所以该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
Fe2O3+SO2↑+SO3↑。
(3)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所以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红溶液或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所以首先要通过冷却水得到三氧化硫,又因为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
a
b
f
e
d。
③根据题意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由于生成的硫酸来自于三氧化硫,所以根据S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硫酸亚铁的质量是
。
④由于生成的三氧化硫并没有完全被吸收,导致生成的硫酸钡质量减少,所以测得P的质量比实际分解质量要小。2的检验、三氧化硫的分离等
点评:固体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较难的实验题。试题既有定性的分析,也有定量的计算,学生不易得分。本题用图表表述化学过程或呈现背景信息是化学常用的表达方式。图表往往拥有较大的信息存储量,能够很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