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 = c(CO32?) + c(OH?)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OH?= CO2↑ + H2O
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Fe3+、K+、SO42?、NO3?能大量共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该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H+)+ c(Na+)= 2c(CO32?)+c(OH?)+c(HCO3?),碳与钠元素的物料守恒为: c(Na+)=c(CO32?)+c(H2CO3)+c(HCO3?),将后式代前上式,可得到:c(H+) + c(H2CO3) = c(CO32?) + c(OH?),正确
B:离子方程式为:HCO3?+ OH?= CO32? + H2O,不正确
C:混合后,H+过量,
,pH=1.3
D:Fe3+呈棕黄色,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温度下,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但两点的KW相同
C.a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反应,消耗的NaOH量相同
D.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b点溶液导电能力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盐酸为强酸,氢离子完全电离。氯化铵水解得到氢离子,加水稀释的同时水解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的同时有所增加,所以变化较小,Ⅰ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Ⅱ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故A错;B、b、d两点pH均小于7,b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强,所以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错误;C、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氯化铵浓度大,等体积的两溶液氯化铵消耗的氢氧化钠多,错误;D、C点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关0.1 mol/L的NH4Cl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NH4+]=[Cl-]+[OH-]
B.[Cl-]>[NH4+]>[H+]>[OH-]
C.[H+]=[OH-]+[NH3﹒H2O]
D.加水稀释,NH4+的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了盐类的水解及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NH4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H+]+[NH4+]=[Cl-]+[OH-],物料守恒:[NH3﹒H2O]+[NH4+]=[Cl-],将后式代入前式可得:[H+]=[OH-]+[NH3﹒H2O]
而稀释过程中,虽然促进盐的水解,但总体来讲溶液的酸性减弱,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测定CuSO4?nH2O的结晶水含量,方法是:称量样品→ 在坩埚中加热→ 冷却→ 称量无水盐。若用相同方法测试下列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可行的是
A.Cu(NO3)2?nH2O
B.MgCl2?nH2O
C.MgSO4?nH2O
D.FeSO4?n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硝酸铜受热易分解:2Cu(NO3)2 2CuO+4NO2↑+O2↑,当温度达到800℃时,CuO开始分解:4CuO 2Cu2O+ O2↑,至1000℃以上,CuO完全分解以,错误。 B.MgCl2?nH2O?也会水解,由盐酸易挥发,最终得到氧化镁固体,错误。C.MgSO4?nH2O水解生成的硫酸是高沸点性酸,故可认为最终仍是硫酸镁,正确。D.FeSO4?nH2O 加热过程中会被氧气氧化最终得到硫酸铁,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