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H,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至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3)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该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与实验Ⅰ相比,若实验Ⅰ中的A的起始浓度改为0.8mol?L-1,其它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______实验Ⅰ(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1)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至40min内A的浓度变化为0.65mol/L-0.5mol/L=0.15mol/L,所以v(A)=0.15mol/L40min-20min=0.0075mol?L-1?min-1.
故答案为:0.0075mol?L-1?min-1.
(2)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平衡状态完全相同,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但实验Ⅱ的反应速率快,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但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故实验Ⅱ应该使用了催化剂.
故答案为:实验Ⅱ使用了催化剂.
(3)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降低温度,平衡时A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逆;吸热.
(4)A的起始浓度改为0.8mol?L-1,等效为降低压强,反应速率降低,到达平衡时间增长,即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 大于实验Ⅰ.
故答案为:大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1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中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平衡体系,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D中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答案选D。
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灵活性强,注重能力的考查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平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