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B.我国应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C.肥皂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
D.维生素C受热更易被氧化,故有些新鲜蔬菜生吃较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B.食品添加剂应控制使用;
C.油脂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解答:A.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关系,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故A正确;
B.食品添加剂可改变食品的颜色、味道以及防止食品变质等,应控制使用,但不能超标,故B错误;
C.油脂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故C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为防止受热氧化,则有些新鲜蔬菜生吃较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微量元素、食品添加剂、油脂的性质以及维生素等,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各种钠的化合物不可能天然存在的是
A.Na2SO4
B.NaOH
C.Na2CO3
D.Na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aOH是一种强碱,能与许多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如与空气中的CO2作用可转化为Na2CO3。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单质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都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硫化钠
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C.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gO与能发生铝热反应
D.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处于稳定状态,钠离子和硫不反应;
B.萃取剂的选取标准: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2、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3、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
C.热反应是铝粉把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的反应,化合物中对应的金属的活泼性应比铝弱;
D.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
解答:A.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所以钠和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处于稳定状态,钠离子和硫不反应,故A错误;
B.溴在苯和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溴和苯或四氯化碳不反应,水和苯或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故B正确;
C.镁的金属性大于铝,所以铝粉和氧化镁不反应,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萃取剂的选取标准、铝热反应、氯气的氧化性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D,注意铁和氯气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物量的多少无关,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其中为保证其不变质而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A.NaNO3
B.NaCl
C.Na2O2
D.Na2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a2O2能够与空气中的H2O、CO2作用而变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次氯酸钙
B.氯化钙
C.次氯酸
D.次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即产生漂白粉,漂白粉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