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微量元素的平衡摄入。幼儿缺碘元素,会造成痴呆、发育不良;成人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为控制该病的发生,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加碘食盐。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的碘酸钾。
(1)碘是合成_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之一。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2)加碘食盐包装袋上通常印有如下建议:“菜未熟不宜加入碘盐”。请简述其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KIO3可用电解方法制得。其原理是: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电流强度和温度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
KIO3+3H2↑,则此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某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溶解后,加入盐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 溶液呈蓝色。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KIO3+5KI+6HCl=3I2+3H2O+6KC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2KIO3
2KI+3O2↑
(3)H2O;KI
(4)IO3-+5I-+6H+=3I2+3H2O;5: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2分)右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等)。
(2)这袋奶粉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_______g。
参考答案:⑴元素? ⑵75
本题解析:(1)牛奶中的钙、铁、磷、锌的质量都是指所含元素的质量。(2)牛奶的质量为300g,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25%,所以蛋白质的质量为300g×25%=7.5g。
点评:本题要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要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加入的试剂是?(?)
A.乙醇
B.福尔马林
C.(NH4)2SO4浓溶液
D.CuSO4浓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应该采用盐析,所以C正确。ABD都是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FeCl3
B.Fe3O4
C.Cu2S
D.Cu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以及铁在氧气气中燃烧生成Fe3O4来解答.
解答:A、Fe和氯气点燃时直接化合生成FeCl3,故A正确;
B、铁在氧气气中燃烧生成Fe3O4,故B正确;
C、铜和硫粉混合加热即生成硫化亚铜(Cu2S),故C正确;
D、铜和硫粉混合加热即生成硫化亚铜(Cu2S),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铜、硫、氯气、氧气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有熟练掌握化学性质才能解答好本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g2+、Ca2+等离子
B.食用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原因主要是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甘油三酯
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D.地沟油分子中碳原子数过多,相对分子质量过大是地沟油不宜直接用作燃料油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