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别Na2CO3和NaHCO3粉末
B.只能用加试剂的方法区别(NH4)2SO4和Fe2(SO4)3溶液
C.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42-和CO32-离子
D.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参考答案:A.澄清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粉末反应都生成沉淀,无法鉴别,应加氯化钡鉴别,故A错误;
B.Fe2(SO4)3溶液呈黄色,无需加其它试剂,可通过颜色鉴别,故B错误;
C.SO42-和CO32-离子都可与Ba2+反应生成沉淀,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可加入盐酸鉴别,故C错误;
D.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FeCl3溶液没有此性质,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0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曾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1 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的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上述装置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溶液。
(2)向乙瓶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中除了可以用H2O2溶液作为氧化剂,还可以加入?(填序号)。
①氯水?②浓H2SO4?③HNO3?④Fe2(SO4)3
(3)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III的步骤②中,若选用铁粉作还原剂,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理由。(如合理,则此空不填)?(填“合理“或”不合理“)、?(如合理,则此空不填)。
(5)若要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则步骤III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参考答案:(1)NaOH(或KOH)(1分)
(2)SO32-+H2O2=SO42-+H2O(2分)?①③(2分)
(3)
(2分)
(4)不合理(1分),铁粉会与Fe2 (SO4)3和H2SO4反应生成Fe2+,使所测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1分)
(5)④中所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⑴将准确称取的4.23g烧碱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⑵取10.00mL待测液:用经过??(填写操作名称)的碱式滴定管量取至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
⑶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右手不停地向同一方向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直到?为止,可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⑷根据下列数据,烧碱的纯度为??。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 (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第一次
| 10.00
| 0.50
| 20.40
|
第二次
| 10.00
| 4.00
| 24.10
|
⑸判断上述标准酸滴定待测碱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或"无法判断")
①读数: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②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③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④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
⑤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参考答案:(14分)⑴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各1分)⑵(待测碱)润洗(1分)
⑶玻璃活塞,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各1分)
滴入一滴溶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30s内不变色。(2分)
⑷ 95% (2分)?⑸偏小,偏大,偏大,偏大,无影响(各1分)
本题解析:(1)用称量好的烧碱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滴定管在装液之前需要用标准液润洗。
(3)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向同一方向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溶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30s内不变色为止,可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4)两次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是19.90ml和20.10ml,所以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是20.00ml,所以烧碱溶液的浓度是
,所以烧碱的纯度是
。
(5)①读数: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则读数偏小,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少,测定结果偏小。
②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相当于是稀释,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③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④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大。
⑤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对实验没有影响。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难点是误差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误差分析的总依据为:由C测==C标V标/V测由于C标、V待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 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 品红能溶于酒精形成红色溶液;二氧化硫不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该实验方案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
(2)改进(1)中的不足之处后,按照完善后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可知,起漂白作用的粒子可能为____。
(3)甲同学做如下实验: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 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 SO32-和HSO3-,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其理由是___
(4)为了做进一步探究,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各20 mL于两只小 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分别加入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结果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溶液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多”或“少”填写下表。

②根据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
参考答案:(1)浓硫酸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H2SO3、HSO3-、SO32-
(3)不正确;亚硫酸钠、亚 硫酸氢钠水解都能生成亚硫酸
(4)①少 ;多; 多
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粒子是亚硫酸根离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一种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方法需测定NaCl晶体的体积,具体步骤为:准确称出m g NaCl 晶体粉末并置于定容仪器a中;用滴定管b向仪器a中滴加某液体c至a仪器的刻度线,即可测出NaCl固体的体积。上述操作中的a、b、c分别指
[? ]
A.量筒、酸式滴定管、水
B.容量瓶、碱式滴定管、苯
C.量筒、碱式滴定管、水
D.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