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刚开始时,产生H2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 | 金属(粉末状) | 物质的量 | 酸的浓度 | 酸的体积 | 反应温度 A Al 0.1mol 18.4mol/L?H2SO4 10mL 60℃ B Mg 0.1mol 3mol/L?H2SO4 10mL 30℃ C Fe 0.1mol 3mol/L?H2SO4 10mL 60℃ D Mg 0.1mol 3mol/L?H2SO4 10mL 60℃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l和浓硫酸发生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是氢气,故A错误;而B和D相比较,D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大,C和D相比较,D更活泼,D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韵催化剂,工业上由Al2O3制备无水氯化铝的反应为:2Al2O3(s)+6Cl2(g)
4AlCl3(g)+3O2(g)△H>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可能加快
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动,原因是碳与O2反应,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且放出热量
C.电解熔融的Al2O3和AlCl3溶液均能得到单质铝
D.将AlCl3?6H2O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铝
参考答案: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动,原因是碳与O2反应,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且吸收热量,故B错误;
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熔融电解生成铝,可以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金属铝,故C错误;
D、氯化铝在水溶液中加热会水解,加入氯化氢气体会抑制氯化铝的水解;应将AlCl3?6H2O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铝,故D正确;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同学通过化学反应2H2O2=2H2O+O2↑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较慢. 实验二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你认为“实验二”的实验操作应为______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2)该同学想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2H2O2=2H2O+O2↑中只充当催化剂,又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利用“实验二”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现象是______结论为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实验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二中的实验操作应加入二氧化锰,此时木条迅速复燃,
故答案为: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迅速复燃.
(2)二氧化锰只充当催化剂,即需要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还需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比较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锰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即化学性质没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平衡常数
B.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降低压强能加大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A、使用催化剂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常数,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正确;
C、改变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影响,对于无气体参加的反应无影响,故C错误;
D、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降低压强会使得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参考答案:A.由图象可知,3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X=1,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反应从开始到8min内A浓度减少了0.64mol/L,故A的反应速率为0.64mol/L8min=0.08 mol/(L?min),故C正确;
D.由A中分析可知,3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