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三种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非金属元素X、Y、Z,其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X、HY、HZ,经测定HX在500℃时分解1%,HY在150℃时分解10%,HZ在1000℃时仍未分解.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Z>X>Y
B.X>Z>Y
C.Y>X>Z
D.X>Y>Z
参考答案: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非金属元素X、Y、Z,位于同主族,
由HX在500℃时分解1%,HY在150℃时分解10%,HZ在1000℃时仍未分解,
则HZ最稳定,HY最不稳定,
则稳定性HZ>HX>HY,
又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所以原子序数为Y>X>Z,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Ⅰ、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
(3)IA族碱金属元素单质熔点______
(4)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______
(5)第二、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______
Ⅱ、在①126C?②3919K?③4020Ca?④136C?⑤147N?⑥4018Ar中:(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Ⅰ、(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2,随核电荷数增大,价电子数不变,故图B符合.
故选:B.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随核电荷数增大,最高化合价由+1价递增到+7,最后以稀有气体0价结束,故图C符合.
故选:C.
(3)碱金属,随核电荷数增大,金属键减弱,碱金属熔点降低,故图A符合.
故选:A.
(4)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Na+>Mg2+>Al3+、P3->S2->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Cl->Na+.所以离子半径P3->S2->Cl->Na+>Mg2+>Al3+,故图E符合.
故选:E.
(5)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故图G符合.
故选:G.
Ⅱ、(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①126C?和④136C?质子数相同为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为碳元素的同位素.?
故选:①和④.
(2)③4020Ca和⑥4018Ar质量数相等为40,是不同元素,不能互称同位素.
故选:③和⑥.
①126C?②3919K?③4020Ca?④136C?⑤147N?⑥4018Ar中
(3)④136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13-6=7,⑤147N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14-7=7,二者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②3919K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39-19=20,③4020Ca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40-20=20,二者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故选:④和⑤;②和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X、Y、Z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为Xn+、Ym+、Zn-,已知带有电荷的数值m>n,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若按X、Y、Z为顺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常温常压下单质的密度依次减少
C.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D.X单质能将Y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X、Y、Z为短周期元素 ,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则X、Y、Z 一定是在第3周期,能简单离子为Xn+、Ym+、Zn-,且数值m>n,所以X为钠元素,Y为铝元素,Z为氯元素.
A、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X、Y、Z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
B、铝的密度比钠的大,故B错误;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和HClO4反应,NaOH与HClO4,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故C正确;
D、钠先与水反应,不能从Y的盐水溶液中置换出Y,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X、Y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形成化合物表示为X2Y
B.X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
C.Y位于周期表中第ⅦA族,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
D.X、Y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都是10电子微粒
参考答案: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2,应为XMg元素,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则原子序数为9,应为F元素,
A、X为Mg元素,Y为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XY2,即MgF2,故A错误;
B、Mg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F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B错误;
C、F非金属性很强,难以失去电子,无正价,故C错误;
D、MgF2中,Mg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F-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1=10,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①原子半径:A<C<B<E<D;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C=E、A+B=C;③原子的层电子层数:B=C=2A;?④B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数量之差为2,⑤F在地壳中金属含量第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C的氢化物分子内含氢键所以比E的氢化物稳定
B.过量F与22.4LC单质完全反应,转移4mol电子
C.因为E单质相对于分子质量小于溴单质相对分子质量,所以E单质的熔点比Br2要低
D.A、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