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王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王老师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你用另一实验来达到王老师上述演示实验的目的,可以选用另一种溶液代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小明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钠。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样不合理。若请你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中生成了溴化钠,写出你与小明实验方案的两点不同之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谱的方法能方便地检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根据你学到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NaOH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除去气体中少量的乙醇
(2)CH2=CH2+Br2→CH2BrCH2Br
(3)先将混合溶液用稀HNO3酸化;向溴乙烷中加酸化的AgNO3溶液进行对比
(4)核磁共振氢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或红外光谱图,发现-OH键、C-H键、C-O键振动吸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根据下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知道硬质玻璃管中Fe2O3已开始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处点燃,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_。
①先停止通入CO
②先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入CO
③熄灭酒精灯,同时停止通入CO?
④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并点燃排出的CO气体
参考答案:(1)当硬质玻璃管中红褐色物质开始变黑,b中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浑浊时,说明已开始发生反应?
(2)可看见浅蓝色的火焰,因CO有毒,为防止CO污染空气,必须点燃或用其他方法处理未反应的CO?
(3)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用含硫酸亚铁等杂质的工业硫酸铜制取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
(1)制备氧化铜
① 将工业硫酸铜加适量水溶解、搅拌、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简述检验滤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向滤液中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为将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不会将
Cu2+转化为沉淀,需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后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再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Fe2+转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 在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x值的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名称为: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_______次。
④ 用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制氧化铜。
(2)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在加热条件下,向下图所示装置中持续通入某纯净物X的蒸气,a处黑色物质变为红色, b处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处有无色液体产生。(设各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则X可能是____________(填一个化学式即可),X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离子。
②2Fe2++H2O2+2H+==2Fe3++2H2O
③干燥器?; 4次
(2)CH3CH2OH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碘元素,它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某学生为探究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按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A步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A步骤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代号)
a.漏斗?b.分液漏斗?c.量筒?d.蒸发皿
(2)B步骤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3)已经溶液1的阳离子是K+,则通入Cl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
参考答案:(1)依据提取流程分析海带灰悬浊液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得到溶液,除去不溶性杂质;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a;
(2)依据转化关系可知溶液1通入氯气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加入B变蓝证明加入的是淀粉;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3)溶液1的阳离子是K+,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碘离子;通入氯气会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氧化剂是化合价降低的氯元素,所以氧化剂是Cl2,故答案为:Cl2+2KI=2KCl+I2 ;C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1)【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2)【实验探究】


(3)【问题讨论】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请对该观点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SO2、H2?
(2)猜想Ⅰ:步骤①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含有Fe2+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Ⅱ: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
(3)不正确,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