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 50 mL0. 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塞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果不盖硬纸板,求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HCl溶液的浓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对于中和热的测量,要理解中和热的意义,熟悉操作技巧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保证盐酸溶液完全被NaOH溶液中和;散热较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测定中和热,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2)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3)偏低
(4)△H= - 56 kJ/mol
(5)偏低 ; 因为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晶体和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都是在______中(填仪器名称)进行。
参考答案:(1)碱式滴定管,
(2)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
(2)坩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作用是______.
(2)该实验可用0.60mol?L-1HCl和0.6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
(3)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进行了三次,三次实验的△T平均为3.30℃,则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______kJ(填表达式),△H=______kJ/mol(填表达式).
参考答案:(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故答案为: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使盐酸完全被中和,减少了盐酸挥发对实验的影响;如果温度过低,散热加快,对实验结过造成的误差较大,
故答案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散热太快;
(3)0.60mol?L-1HCl和0.6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60mol?L-1=0.03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T为3.30℃来计算,则生成0.03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30℃=100×4.18×3.3×10-3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100×4.18×3.3×10-30.03kJ/mol,
故答案为:100×4.18×3.3×10-3;-100×4.18×3.3×10-30.0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______.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

参考答案:(1)已知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都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 (l)△H=-57.3 kJ/mol,
故答案为: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H=-57.3 kJ/mol;
(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若两个小孔开得过大,会导致散失较多的热量,影响测定结果,
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散失;
(3)由Q=cm△T可知,测定中和热需要测定的数据为: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和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故选ACE;
(4)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
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80mL×1g/cm3=8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80g×3.15℃+3.1℃+3.053=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1mol0.02mol=-51.8kJ/mol,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故答案为:-51.8kJ/mo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