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X、Y、Z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小于18,它们间能形成化合物YX2、ZX2。X原子最外电子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总数,且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Z与X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Y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
(2) ZX2的分子式是___,分子构型为____。YX2的电子式是____,分子构型为____,中心原子发生了
____杂化。
(3)Y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填名称),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4)X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键角为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参考答案:(1)
(2)SO2;V形;
;直线形;sp
(3)甲烷;sp3
(4)V形;105°;sp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霓虹灯广告
C.

燃烧蜡烛
D.

平面镜成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T、X、Y、Z、Q、R、P、W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 | ? 相? 关? 信? 息? T 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 X 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 Z Z可形成Z2、Z3两种气态单质 Q 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Q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R R的离子为单核离子,且离子半径是与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P Z是P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R和P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30?
|
(1)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T、X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它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M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
(3)将amolQ单质与bmolR单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水中,若固体完全溶解最终得到澄清溶液,则同时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a、b表示);当a=b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Y2T4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Y2T4用亚硝酸氧化可生成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写出Y2T4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YT3的沸点比化合物XT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6)P的单质与T、Z形成的既有极性化学键又有非极性化学键共价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7)上述八种元素形成的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则该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T、X、Y、Z、Q、R、P、W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则T的原子序数为1,T为氢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则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故X为碳元素;Z可形成Z2、Z3两种气态单质,故Z为氧元素;Y原子序数介于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故Y为氮元素;R和P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氧元素是P元素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则P为ⅤA族或ⅦA,故P不可能处于第四周期,故P处于第三周期,且R的原子序数较小,R的离子为单核离子,且离子半径是与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故R为Al元素,则P的原子序数为30-13=17,故P为Cl元素;Q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小于Al元素,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Q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故Q处于第三周期,为Na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30,质子数为56-30=26,故W为Fe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第一电离能高于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
故答案为:N>O>C;
(2)H、C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它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M为C2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1个C=C双键,单键是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1个π键,故C2H4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5:1,
故答案为:5:1;
(3)将amolNa单质与bmolAl单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水中,若固体完全溶解最终得到澄清溶液,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amol×1+bmol×32=a+3b2mol,当a=b时,最终恰好反应生成Na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为Na+Al+2H2O=Na++AlO2-+2H2↑,
故答案为:a+3b2;Na+Al+2H2O=Na++AlO2-+2H2↑;
(4)N2H4分子中N原子成2个N-H键、1个N-N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N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N原子采取sp3杂化;N2H4用亚硝酸氧化可生成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则该氢化物N原子数目为43×0.97714=3,氢原子数目为43-14×21=1,该氢化物为HN3,同时生成水,该反应方程式为N2H4+HNO2=HN3+2H2O,故答案为:sp3杂化;N2H4+HNO2=HN3+2H2O;
(5)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H3的沸点比化合物CH4的高,故答案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6)T、Z形成的既有极性化学键又有非极性化学键共价化合物为H2O2,氯气与H2O2生成HCl与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2H++2Cl-+O2↑,
故答案为:Cl2+H2O2=2H++2Cl-+O2↑;
(7)由图可知,该复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该沉淀溶于氢氧化钠,故应含有Al3+,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0mol,故n(Al3+)=n[Al(OH)3]=n(NaOH)=0.1L×0.1mol/L=0.01mol,沉淀铝离子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3mol.氢氧化铝沉淀最大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没有立即溶解,复盐中应含有NH4+,故n(NH4+)=0.7L×0.1mol/L-0.3mol-0.1mol=0.3mol,复盐中n(NH4+):n(Al3+)=0.3mol:0.1mol=3:1,故该复盐的化学式为(NH4)3Al(SO4)3,
故答案为:(NH4)3Al(SO4)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简式。

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含有C、H、O、N、Fe五种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在下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3)铁有γ、δ、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O<N;[Ar]3d64s2(2)sp2、sp3;
(3)4;4: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硼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1)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如图所示,则针对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回答下列问题:
①B-B键间键角为_________;
②其中硼原子数有________个;B-B键有________根。

(2)B2O3与C3O2互为等电子体,试写出C3O2的结构式___________。
(3)硼酸[B(OH)3]是一种较弱的一元酸,眼科医院常用作消毒剂,在实验中不小心被碱溶液灼伤后清洗伤口后可涂上少量的硼酸,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在硼酸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_______。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4)在30℃以下,将过氧化氢加到硼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析出一种无色晶体X。组成分析证实,该晶体的质量组成为Na 14. 72%,B 7.03%, H 5.12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60°;②12;30
(2)O=C=C=C=O
(3)B(OH)3+H2O
[B(OH)4]-+H+;C
(4)NaBH8O7或NaBH2O4·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