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______KMnO4+______FeSO4+______H2SO4=______Fe2(SO4)3+______MnSO4+______K2SO4+______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______式滴定管,理由是______;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______和______;(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高锰酸钾是化学中常用强氧化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式配制少量高锰酸钾溶液:
______Mn2++______NaBiO3+______H+=______MnO4-+______Bi3++______Na++______H2O
1)、配平系数
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
A.Na+、K+、H+、Cl-、NO3-、MnO4-?B.Na+、K+、H+、SO42-、BiO3-、Cl-
C.Na+、Al3+、H+、NO3-、SO42-、MnO4-?D.Na+、K+、Mn2+、NO3-、SO42-、Cl-.
参考答案:(1)Mn由+7价降为+2价,Fe由+2价升为+3价,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容易配平,2KMnO4~10FeSO4,根据质量守恒完成整个方程式,
故答案为:2、10、8、5、2、1、8;
(2)考查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特点及使用条件,由于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对乳胶管有腐蚀性.所以,用KMnO4溶液滴定时,选用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碱;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
(3)Fe+H2SO4=FeSO4+H2↑ ?
? 55.9g 22.4L
? ag×ω1 580×10-3L
ω1=55.9g×580×10-3Lag×22.4L=1.45a
2KMnO4+8H2SO4+10FeSO4=2MnSO4+K2SO4+8H2O+5Fe2(SO4)3
2mol 10×56g
0.02000mol?L-1×25.00×10-3L a10g×ω2
ω2=0.02000mol?L-1×25.00×10-3L×10×56ga10g×2mol=1.40a
故答案为:1.45a;1.40a;
(4)1)根据化合价的变化,Mn由+2价升为+7价,Bi由+5价降为+2价,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容易配平,2Mn2+~5NaBiO3,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
应为2Mn2++5NaBiO3+14H+=2MnO4-+5Bi3++5Na++7H2O,故答案为:2、5、14、2、5、5、7;?
2)A、在酸性条件下MnO4-?离子氧化Cl-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在酸性条件下BiO3-离子氧化Cl-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D中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故答案为: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铁氧磁体法处理
的废水的原理可概述为:向
的酸性废水中加人FeSO4·7H2O ,将
还原为Cr3+,调节溶液的 pH,使溶液中的铁、铬元素转化为组成相当于FeⅡ[FeⅢXCrⅢ 2-X]O4(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价态)的沉淀。处理含 1 mol
的废水至少需要加人a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0.5 , a=" 8"
B.x = 0.5 , a="10"
C.x = 1.5 , a=" 8"
D.x = 1.5 , a= 1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11.4 g FeSO4固体,当加入50 mL 0.5 mol·L-1 KNO3溶液时,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也完全反应并放出NxOy气体。
(1)推算出x= ;y= 。
(2)配平该反应的方程式:
FeSO4+ KNO3+ H2SO4= K2SO4+ Fe2(SO4)3+
(NxOy)+ H2O(配平时x、y用具体数值表示,物质填在
中)。
(3)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4)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参考答案:(1)1 1 (2)6 2 4 1 3 2 NO↑ 4
(3)Fe2(SO4)3
(4)

+4H2O
本题解析:n(FeSO4)=
=0.075 mol
n(KNO3)=0.05 L×0.5 mol·L-1=0.025 mol
Fe2+转化为Fe3+共失去0.075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1 mol N原子得到3 mol电子,反应中N元素由+5价降为+2价,既得到的氧化物为NO。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1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Cu、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x、y
则

A项正确;C项,2x+2y=3n(NO) n(NO)=0.2 mol,C项正确;D项,剩余HNO3为1.0 mol·L-1×1.0 L-0.4 mol×2=0.2 mol,正确;n(HNO3)=1.0 mol·L-1×1.0 L+0.2 mol=1.2 mol
c(HNO3)=
=2.4 mol·L-1。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某金属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与氧气。得到的二氧化氮与氧气通入水中,恰好被水完全吸收,试分析该硝酸盐分解时金属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NO2是还原产物,氧气是氧化产物。得到的二氧化氮与氧气通入水中,恰好被水完全吸收,这说明二者恰好反应又生成硝酸,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原硝酸盐中金属的化合价是不变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