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在标准状况下,有下列物质①4gH2,②33.6LCH4, ③1molH2O,④3.01×1023个O2。其
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 ?,质量最大的是 ?,体积最小的 ?;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实验室从海藻(含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已知2KI+Cl2=2KCl+I2,步骤④的目的是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有机溶液。
I.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③ ?。
II.有下列实验仪器:A.烧杯? B.玻璃棒? C.表面皿? D.分液漏斗? E.酒精灯
步骤①中必须用到的有(填序号) ?,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
III.提取碘的过程中,选用的萃取剂可以是 ?。
A.四氯化碳? ? B.汽油? ? C.酒精? D.醋酸?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①、② 、③ ;③④②①
(2)I.萃取; II.A B, 漏斗; III.A B;
(3)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漂白粉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
(1)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给地震灾区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中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②漂白粉应密封并置于阴暗处保存,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_。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1)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2HCl+O2↑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水的处理包括水的净化、软化、杀菌、消毒、去离子、蒸馏等.其中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包括氯气、臭氧、漂粉精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拟用臭氧、活性炭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和净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B.由于氯气能和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含氯的有机物,因而不是理想的水处理剂
C.漂粉精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
D.臭氧和氯气都具有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A、因臭氧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来净水,而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来净水,故A错误;
B、因氯气能和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有毒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故B正确;
C、因漂白精中的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故C正确;
D、因臭氧和氯气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8分) )为了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以及卤素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再进行性质实验。下图为实验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各仪器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接口序号)?接?、?接?、
?接?、?接?。
⑵装置Ⅰ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仪器Ⅱ中分别加入的试剂为?和?。(按气体流向先后顺序填)
参考答案:(8分)(1)J接 D 、C 接E、 F接A 、B接G
(2)溶液变为蓝色,Cl2+2I—= I2 +2Cl-(3)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本题解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Ⅵ是制取氯气的。由于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以及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所以在进行性质检验之前需要进行除杂。另外氯气是有毒气体,实验结束后需要尾气处理。由于氯气不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实验中选择Ⅳ装置,而不选择Ⅴ装置,所以正确的的连接顺序是J接 D 、C 接E、 F接A 、B接G。
(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装置Ⅰ中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 I2 +2Cl-。
(3)除去氯化氢选择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而干燥氯气的试剂选择浓硫酸。即仪器Ⅱ中分别加入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化学实验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性质 | 原因 A 氯水的漂白性 氯气的强氧化性 B 明矾用来净水 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C 苯燃烧有浓黑的烟 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 D 加热铝箔,熔化的铝不滴落 铝表面的氧化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铝外面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氯水的漂白性是因为:Cl2+H2O=HCl+HClO,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
B.明矾净水原理是硫酸铝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净水,故B正确;
C.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最明亮并且产生浓黑烟说明该有机物含碳量大,苯燃烧有浓黑的烟,说明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故C正确;
D.铝箔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铝,加热时,表面的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包住了里边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