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熔点:Li>Na>K>Rb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参考答案:A.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
B.碱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金属单质,原子半径Li<Na<K<Rb,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故B正确;
C.NaF、NaCl、NaBr、NaI都为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故C正确;
D.H2O含有氢键,熔沸点较高,与键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X、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 ]
A.C、Si、Mg
B.Li、C、Mg
C.C、Mg、Li
D.C、O、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没有指明它们的电子层数的多少,因而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如Ag呈+1价,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而镁最外层电子数比Ag多,金属性却是镁强于银.选项B中指出了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如钠比铜少一个电子层,但钠比铜活泼.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1 molAl比1 molNa与足量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多,而Na比Al活泼.选项D正确,因为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Na、K、Ca等)在常温下与水反应,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
C.熔点、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表列出了①~⑥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②、③、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①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4)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元素⑤的单质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是一种良好的____________材料。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加入元素②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NaOH?
(2)K?Na?Mg?
(3)
?
(4)
;半导体?
(5)2Na?+?2H2O?===?2Na+?+?2OH-?+?H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