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溶液与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0mL1mol?L-1Mg(NO3)2溶液
B.5mL0.8mol?L-1Al(NO3)3溶液
C.10mL0.5mol?L-1Cu(NO3)2溶液
D.10mL2mol?L-1AgNO3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进行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1mol/L×1=1mol/L.
解答:A、10mL1mol/LMg(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1mol/L×2=2mol/L.
B、5mL0.8mol?L-1Al(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0.8mol/L×3=2.4mol/L.
C、10mL0.5mol?L-1Cu(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0.5mol/L×2=1mol/L.
D、10mL2mol?L-1Ag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2mol/L×1=2mol/L.
故选C.
点评:明确“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进行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
C.氯气有毒,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而氯离子既无毒也无漂白性
D.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能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氢气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但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也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同时也生成氯化氢,选项D不正确,其余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熟练掌握程度,属于识记性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C.28g?C2H4和C4H8混合物中所含的分子数为3NA
D.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失去电子数,钠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B、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计算判断;
C、依据质量和摩尔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分子数;
D、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解答:A、2.3g钠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甲醛是气体,1.12L的HCHO物质的量为0.05mol,含原子数为0.05mol×4×NA=0.2NA,故B正确;
C、28g C2H4和C4H8混合物中含分子数,若全是C2H4分子数=
×NA=NA,若全是C4H8分子数=
=0.5mol,所以28g C2H4和C4H8混合物中含分子数在0.5NA-NA间,故C错误;
D、Fe(OH)3胶粒是氢氧化铁的微粒集合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胶体微粒的组成,熟练掌握概念和计算,即可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①根据C12无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
②根据烟是固体小颗粒;
③根据钠能被氧气氧化;
④根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
解答:①因C12无漂白性,但遇到鲜艳的红色,因花中含有水,能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花瓣褪色,故①错误;
②因NH3与HCl气体接触时发生反应:NH3+HCl=NH4Cl,NH4Cl是固体,所以有白烟产生,故②正确;
③因Na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Na+2O2=2Na2O,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故③正确;
④氯化铝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1Cl3+3NaOH═A1(OH)3↓+3NaCl,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
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A1(OH)3+NaOH═NaAlO2+2H2O,白色沉淀溶解.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
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课本中的识记内容,能力要求上属于基础题。对于这道题的解法,
也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制陶瓷与炼丹都需要用到火,所以使用火应该在制陶和炼丹之前;2、从时间上看,“钻木取火”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发明了,而酿酒较晚;综合以上,答案应为A。
考点:主要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点评:对于此种题型,备考方向主要是围绕考纲,识记课本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