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以及使用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
B.天然气除可用作清洁能源外,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石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其成分和化学性质不相同
D.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就是分别来自于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
2、填空题 制取纯净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的生产过程如下:
I.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热、过滤得到CuCl2(含少量FeCl2)溶液,经测定,溶液pH为2
II.对I中所得到的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提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氧化剂X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A.KMnO4 B.K2Cr2O4 C.H2O2 D.NaClO
(2)①加入的物质Y是_____________
②写出沉淀Z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分离出沉淀Z,并将滤液蒸发,欲获得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
(4)①某同学利用反应:Cu+2H+===Cu2+ +H2↑设计实验来制取CuCl2溶液,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应该为 ____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②请你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图,并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浓度积常数如下表: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 、Pb2+ 、Hg2+ ,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①NaOH ②FeS ③Na2S

3、填空题 Na3AlF6不溶于水,可用作胃毒性和触杀性杀虫剂,搪瓷乳白剂、树脂橡胶的耐磨填充剂,并广泛应用于铝的冶炼。工业上生产Na3AlF6的流程如下

试结合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煅烧后的固体在浸取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为达到相同目的,常温浸取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97.5 kg含CaF2 80%氟石(杂质不含氟元素)理论上可生产Na3AlF6______kg(设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含氟物质均完全转化)。
(4)在按化学计量加入硫酸铝溶液前,需先用________将NaF(aq)的pH下调至5左右,否则可能产生的副产物为________。
(5)在铝的冶炼中,Na3AlF6是一种助熔剂,能使Al2O3在1000℃左右熔融,并可增强体系的导电性。下列有关Na3AlF6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Na3AlF6在水中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Na3AlF6是离子化合物
c.Na3AlF6热稳定性强
d.Na3AlF6是一种非电解质
4、填空题 Ba(NO3)2可用于生产绿色烟花、绿色信号弹、炸药、陶瓷釉药等。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又已知:
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Ba(NO3)2晶体的分解温度:592℃;
③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________(填序号);
A.BaCl2? B.BaCO3? C.Ba(NO3)2? D.Ba(OH)2 ?
(4)中和I使溶液的p?H为4~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述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Ba(NO3)2溶液中获得其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测定所得Ba(NO3)2晶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克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克,则该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和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
A.醇类
B.一氧化碳
C.氢气
D.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