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与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H2SO4被蒸馏出来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与Na2CO3反应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2、实验题 如下图所示,先向试管①中加入2 mL 95%的乙醇,并在振荡下缓缓加入3 mL浓硫酸,再加入2 mL的乙酸,充分摇匀。在试管②中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给试管①小火加热3~5 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试管①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酒精灯给试管①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后改用大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分离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方法为(填名称)__________,所需主要仪器为__________。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有____气味。
3、选择题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A.Cu
CuSO4
B.Cu
CuSO4
C.Cu
CuO
CuSO4
D.Cu
Cu(NO3)2
Cu(OH)2
CuSO4
4、实验题 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将适量稀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烧瓶内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B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把Fe2(SO4)3
(作催化剂)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并通入空气或氧气,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入物质甲调节pH,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滤渣作催化剂循环使用。 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甲是___(填字母序号)。
a. NH3·H2O b.CuCO3 c.NaOH d.CuO
②该方案中调节pH的范围是___。
第二组:过氧化氢氧化法将铜丝放到稀硫酸中,加入10%的H2O2,微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蒸发结晶、抽滤等操作,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到硫酸铜晶体。请回答:
③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____。
5、简答题 实验室可用NaBr、浓H2SO4、乙醇为原料制备少量溴乙烷:
C2H5-OH+HBr
C2H5Br+H2O
已知反应物的用量为:0.30mol?NaBr(s);0.25mol?C2H5OH(密度为0.80g-cm-3);36mL浓H2SO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1);25mL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图中的a装置还是b装置?______.
(2)反应装置中的烧瓶应选择下列哪种规格最合适______
A.50mL?B.100mL?C.150mL?D.250mL
(3)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应是______
A.A进B出?B.B进A出?C.从A进或B进均可
(4)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3个方程式).
(5)实验完成后,须将烧瓶内的有机物蒸出,结果得到棕黄色的粗溴乙烷,欲得纯净溴乙烷,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