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A.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
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再加入NaOH后不变红
C.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SO2+Br2+H2O=H2SO4+2HBr,正确;B.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氯水有强氧化性,正确;D. I2+2NaOH=NaI+NaIO+H2O, 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蓝色褪去。C.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aM2++bO2+4H+====cM3++dH2O中化学计量数c的值是(?)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可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求解。
由原子个数守恒知:a=c,再由电荷守恒知:2a+4=3c,解得a=c=4,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硫化亚铁跟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
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
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
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守恒,得出四个反应式都正确的错误结论。这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背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反应中氧化剂都是硫酸,还原剂都是硫化亚铁,氧化产物都是单质硫和硫酸铁,还原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所以反应物FeS中的铁、硫元素与产物Fe2(SO4)3中的铁、单质S中的硫元素守恒,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还原剂(FeS)与氧化产物(S)相对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H>0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片与稀H2SO4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H>0,即反应是吸热反应。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D是放热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I)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氢氧化锌溶于氨水可以生成Zn(NH3)4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可溶性铝盐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II)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镁将水体中的NO
转化为N2,从而清除污染。该反应中涉及的粒子有:H2O、Mg、OH
、Mg(OH)2、NO
、N2,请将各粒子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不用配平)。

该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参考答案:(10分)(I)(1)Zn+2NaOH═Na2ZnO2+H2↑[或Zn+2NaOH+2H2O═Na2Zn(OH)4+H2↑](2分)
(2)Al3++3NH3·H2O═Al(OH)3↓+3NH4+(2分)
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2分)
(II)? NO
+Mg +H2O→Mg(OH)2+N2+OH-(2分)(不用配平,若配平不扣分,但配错不得分)? 5:2(2分)
本题解析:本题给出的信息“锌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锌溶于氨水可以生成Zn(NH3)42+。”学生没有学过,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锌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类比铝与氢氧化钠反应:2Al+2H2O+2NaOH==2NaAlO2+3H2↑,则锌也生成类似的Na2ZnO2,所以方程式写成Zn+2NaOH═Na2ZnO2+H2↑[或Zn+2NaOH+2H2O═Na2Zn(OH)4+H2↑]
(2)因为氢氧化铝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不能溶于弱酸和弱碱,所以铝盐与氨水只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
(3)利用信息“金属镁将水体中的NO
转化为N2”可以判断硝酸根离子是氧化剂、还原剂只能是镁,氧化产物是Mg(OH)2,还原产物是N2。写出初步反应物和生成物:
NO
+Mg →Mg(OH)2+N2,根据原子守恒,则反应物中有H2O,生成物中有OH-,再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被氧化的Mg元素与被还原的N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5:2。
点评:题干中出现学生在高中没有学习的知识点,一般要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此时只要我们认真读题,同时回忆已学习的知识与之的联系,往往这样的题起点高,落点不高,属于中等难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