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相比
A.前者多
B.后者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答案:B
NaF是强碱弱酸盐,F++H2O
HF+OH― ,促进水电离。后者生成的OH―多,阴阳离子总数相比后者多。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mol/L
B.0.1mol/LNaHCO3溶液中:c(Na+)> c(CO32-)> c(OH-)> c(H+)
C.0.1mol/L某弱酸盐NaA溶液与0.05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呈碱性的溶液中:
c(HA)> c(Cl-)> c(A-)> c(OH-)
D.等物质的量的NaHS、Na2S混合溶液中:2c(H+)+c(HS-)+3c(H2S)=c(S2-)+2c(OH -)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A不正确,不符合物料守恒,应该是c(NH4+)+c(NH3·H2O)+c(Fe2+)+c[Fe(OH)2]=0.3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c(Na+)> c(OH-)> c(CO32-)> c(H+),B不正确;
C中生成物是HA,另外NaA过量,溶液显碱性。这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C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大小比较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该类试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几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25℃时,将0.2molCH3COONa晶体和0.1mol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L溶液,若此溶液中c(CH3COO-)>c(C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c(CH3COOH)+c(CH3COO-)=0.20mol·L-1
C.c(CH3COOH)D.c(CH3COO-)+c(OH-)=0.10mol·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成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且电离大于水解。D、 c(CH3COO-)+c(OH-)>0.10mol·L-1,故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实验中在对某种样品进行检验时,加入试剂顺序的不同对最后结果的判断具有很大影响。某样品中可能含有SO42-,实验中加入试剂种类和顺序正确的是( B )
A.BaCl2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BaCl2溶液
C.BaCl2溶液,稀硝酸 D.稀硝酸,BaCl2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中分别难排除银离子、银离子、亚硫酸根等的干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或实验操作
| 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B
|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
C
| 
|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HCl,则HCl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硅酸沉淀,所以未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直接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则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错误;C、饱和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比0.005mol/L大,所以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后,溶液的红色加深,可以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D、通入的氯气可以与NaBr、KI都反应,生成溴单质、碘单质,所以右边棉球变为蓝色,不能说明是溴与KI发生的置换反应,则不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