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7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2、简答题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某学生用12mo1?L-1的浓盐酸100mL和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
(2)写出制漂白粉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②避免另一个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______.
3、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 ]
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
B.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
C.把溴水加入到淀粉KI溶液中
D.氢气和氯气等体积混合后强光照射
4、简答题 实验一、定性探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______.
第二份:______.
(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它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右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支撑仪器没有画出)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请回答: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水槽中的水应换为______.
A.饱和碳酸钠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饱和食盐水
(5)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
明显小于.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______.
5、选择题 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气体X
| HI
| NH3
| H2
| NO
|
气体Y
| Cl2
| HCl
| Cl2
| O2
|
?
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