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某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C、D、G、H、K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J为淡黄色固体,E对玻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G、K是碳素钢中的两种重要元素,其中K含量少;E、F对应溶液的酸碱性相反,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请按要求作答:
(1)写出化合物E的电子式:______;
(2)写出A与J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B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当参加反应的硝酸为2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保留2位有效数字);
(4)①以Pt为电极,由I、D以及F的溶液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②若用此电池电解500mL5mol/L的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两极各收集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测得溶液的pH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化,已知:lg2=0.30,lg3=0.48),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4.48L(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参考答案: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J为淡黄色固体,二者相互反应生成F与单质D,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该反应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推知A为H2O、J为Na2O2,F为NaOH,D为O2.水与H反应生成氧气与E,E对玻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可推知H为Cl2、E为HCl.G、K是碳素钢中的两种重要元素,其中K含量少,则G为Fe,K为C,碳与水反应生成单质C与化合物I,则C为H2、I为CO,Fe与水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氢气,则B为Fe3O4,
(1)化合物E为HF,F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2)A与J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Na2O2=4NaOH+O2↑,故答案为:2H2O+2Na2O2=4NaOH+O2↑;
(3)B为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生成Fe(NO3)3与NO,令生成Fe(NO3)3为xmol,当参加反应的硝酸为2mol,则生成NO为(2-3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xmol×(3-83)=(2-3x)mol×(5-2),解得x=914,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914×3 )mol×(5-2)=0.21mol,
故答案为:0.21;
(4)①以Pt为电极,由CO、氧气以及NaOH的溶液组成原电池,CO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则负极的反应式为:CO-2e-+4OH-=CO32-+2H2O,
故答案为:CO-2e-+4OH-=CO32-+2H2O;
②若用此电池电解500mL5mol/L的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两极各收集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则: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2mol 22.4L
n(NaOH) 3.36L
所以,2mol:n(NaOH)=22.4L:3.36L,解得n(NaOH)=0.3mol,故c(NaOH)=0.3mol0.5L=0.6mol/L,
故溶液中c(H+)=10-140.6mol/L,则溶液pH=-lg10-140.6=13.78,
溶液中剩余NaCl为0.5L×5mol/L-0.3mol=0.2mol,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4.48L(标准状况),其物质的量=4.48L22.4L/mol=0.2mol,n(NaOH):(CO2)=3:2,由于1:1<n(NaOH):(CO2):<2:1,故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令二者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由Na元素、C元素守恒可得:a+b=0.2,2a+b=0.3,解得a=0.1、b=0.1,碳酸根、碳酸氢根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c(Cl-)>c(HCO3-)>c(CO32-),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变,其浓度最大,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HCO3-)>c(CO32-)>c(OH-)>c(H+)
故答案为:13.78;c(Na+)>c(Cl-)>c(HCO3-)>c(CO32-)>c(OH-)>c(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的反应关系:
(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处理C物质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写④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判断为SO2.所以A为S,C为SO2,B为H2S,D为SO3,处理C物质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所以利用二氧化硫可以制取硫酸,用碱吸收得到硫酸铵等,故答案为:硫酸、硫酸铵(或硫酸钙等);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判断为NO、NO2.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主要成分,推断A为N2,B为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6NO催化剂.△5N2+6H2O,故答案为:4NH3+6NO催化剂.△5N2+6H2O;
(3)若D物质具有两性推断D为Al(OH)3,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说明C为偏铝酸钠NaAlO2,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判断A为Al,B为AlCl3,单质A为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④反应离子方程式:AlO2-+2H2O+CO2═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判断A为Si.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说明盐水解呈碱性,C为Na2SiO3,D为Na2CO3,B为Si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2H2O=Na2SiO3+2H2↑,D的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Si+2NaOH+2H2O=Na2SiO3+2H2↑;Na2CO3;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推断为Fe,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推断为Cl2,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判断C为FeCl3,D为FeCl2,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答案为:Cu+2Fe3+=Cu2++2Fe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X、Y、Z三种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在工业上通常都用碱溶液吸。已知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易溶于水。
(1)写出X、Y、Z的化学式:
X ?; Y ?; Z ?。
(2)X能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通过?方法能使布条颜色复原。
(3)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Y与NaOH溶液反应?。
Z与水反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对它们有如下的推断:
①X不可能是单质;
②X一定是化合物;
③若n=2,则XYn+1可能是FeCl3;
④若n=l,则XYn可能是NO;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⑦
C.③④
D.只有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