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
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1+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
中加入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4)无水AlCl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 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3)氨水??坩埚
本题解析:(1)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则先加入氨水。(2)过滤时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可向洗涤液中加入氨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高温焙烧在坩埚中进行。(4)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用于除去氯气中HCl,F盛装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用干燥管盛装碱石灰可以起到F和G的作用。
【考点定位】化学实验,装置图识别,基本操作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现有下列两套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I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乙酯,图II 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丁酯
B.导管a和导管b的作用都是冷凝回流
C.都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
D.加入过量的乙酸可以提高醇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乙酸丁酯分子量大溶沸点高,不易转移出去,故采用冷凝回流少量的反应物和产物,乙酸乙酯沸点低易挥发出收集在试管中,正确;B、b是冷凝回流,a是导气,错误;C、Na2CO3溶液反应掉未反应的酸和溶解醇,正确;D、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A.CO、O2、N2
B.HCl、Cl2、CO2
C.NH3、H2、CO
D.SO2、Cl2、O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是强酸,还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氨气。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不能干燥酸性气体,例如氯化氢、氯气、CO2和SO2等,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干燥剂以及气体性质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过二硫酸钾(K2S2O8)是一种无色结晶,不溶于乙醇,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实验室制备过二硫酸钾可通过低温电解KHSO4认溶液得到。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40gKHSO4溶解90mL蒸馏水,倒入大试管,试管浸在冰水浴中(装置见图9),并冷却到5℃以下。

步骤2电解2h,每隔约半小时补一次冰
步骤3.将沉淀收集在漏斗中,直接用乙醇和乙醚洗涤和过滤
步骤4.干燥、称重
步骤5.回收乙醚和乙醇
(1)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微量且能使湿润的KI-淀粉变蓝的有色单质气体,该气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3)步骤2每隔半小时要向大烧杯添加冰块,其原因是???????????????????????????。
(4)步骤5回收乙醇、乙醚时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5)取得到的样品0.2500g溶于30mL水,加4gKI,塞住瓶塞,振荡,静止15min,加入1mL冰醋酸,再用cmol·L- 1Na2S2O3溶液滴定。(S2O82- +3I- =2SO42- +I3-;I3-
I2+I-;2S2O32-+I2=2I- + S4O62-)
①溶解时,加入KI后需塞住瓶塞,其目的是???????????????????????????。
②本实验所用的指示剂为????????????????????????????。
③若本次滴定消耗Na2SO3溶液VmL,由本次结果计算,样品中K2S2O8的纯度为(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6)分析化学上检验Mn2+在Ag+催化下K2S2O8溶液将Mn2+氧化为紫色的Mn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2KHSO4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电解KHSO4溶液,SO42-失电子生成S2O82-,H+得电子生成H2。(2)阳极为阴离子放电,生成能氧化I-的气体,且为有色,则应为O3,可理解成OH-放电生成O2,O2在放电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O3。(3)由信息知,过二硫酸钾易分解,故需要在低温下生成。(4)乙醇和乙醚为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利用两者沸点不同而蒸馏分开。(5)I-易被氧化,如空气中的O2,故实验中需要封密。淀粉与I2显蓝色,该实验中当I2被消耗时,蓝色会褪去,从指示反应的终点。由方程式找出关系式:
K2S2O8~I3- ~I2~2S2O32-
270???????????? 2
m(K2S2O8)???????? cV10-3
w(K2S2O8)= m(K2S2O8)/0.25 =54cv%。
(6)Mn由+2价升到+7价,S由+7降到+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再由电荷守恒确定出产物中有H+,最后由H原子守恒,确定反应物中还有H2O,并配平。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再用溴与乙烯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
|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1)用下列仪器制备1,2-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 经A(1)插入A中, 接A(2),A(3)接 接 接 接 (填大写字母代号)。
 (2)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 。 a、支管口处?????????? b、液面上方 c、液面以下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E,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9分) (1)B D C F E G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抓住两点:其一是必须除去混在乙烯中的气体杂质,尤其是SO2气体,以防止SO2与Br2发生反应SO2+Br2+2H2O 2HBr+H2SO4,影响1,2-二溴乙烷产品的制备。其二是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组装题给的不太熟悉的实验仪器(如三颈烧瓶A、恒压滴液漏斗D、安全瓶防堵塞装置C),反应管E中冷水的作用是尽量减少溴的挥发,仪器组装顺序是:制取乙烯气体(用A、B、D组装)一安全瓶(C,兼防堵塞)→净化气体(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杂质气体)→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应装置(E)→尾气处理(G)”。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乙烯的制备及反应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大,注意题中信息的分析及其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