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其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溶液中含SO42-等杂质,不能用于除去SO42-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a(OH)2???? b.Ba(NO3)2????? c. BaCl2?????? d. Na2CO3
(2)实验制备碳酸氢钠用到下列装置:

①实验装置中各接口的连接是d接____,e接_____,c接f。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②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瓶g内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4)用图电解饱和NaC1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12和H2。

①反应中生成的C12从_______(填“A”或“B”)放出,检验C12所用试剂(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长时间电解后,向电解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并未变红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1)bd(2分) (2)①b? a(2分);氨气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在除杂时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含有SO42-等杂质,可以选择氢氧化钡或氯化钡,而不能选择硝酸钡或碳酸钡,答案选bd。
(2)①根据装置特点可知,A装置是制备碳酸氢钠的,B装置是制备CO2的,C装置是制备氨气的,D装置是吸收多余的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要通过a口通入到装置A中,所以正确连接顺序是d接b,e接a,c接f。由于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增大CO2的吸收量,从而增大HCO3-的浓度,便于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②铵盐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可以通过检验氨气来检验NH4+,所以正确操作是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由于盐酸易挥发,所以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而氯化氢能和氨气反应,所以小于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瓶g内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生成碳酸钠,而固体加热需要在坩埚中进行,所以还缺少的仪器是坩埚和坩埚钳。
(4)①根据装置图可知,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氯气在B电极生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据此可以检验氯气,因此检验C12所用试剂(用品)是淀粉碘化钾溶液或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②由于电解生成的氯气会与NaOH充分反应,因此长时间电解后会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NaClO和H2。NaClO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2和氨气的制备;仪器的选择;NH4+和氯气的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有关判断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从碘水中提取碘可用萃取的方法
B.分离含Mg2+和Al3+的混合液,可加入过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
C.NH4+的检验:加入NaOH溶液微热,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变红
D.用KSCN溶液可检验Fe3+离子
参考答案:A、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用本或是四氯化碳做萃取剂来进行萃取的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主要含Al2O3、Al,另有SiO2等杂质.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溶液中pH,过小,则氯化铝水解不完全,且m值偏小,产品产量质量会降低.而pH过大,产量也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5)已知:2Al(s)+
3 2
O2(g)=Al2O3(s);△H=-akJ?mol-1 3Fe(s)+2O2(g)=Fe3O4(s);△H=-bkJ?mol-1 写出Al和Fe3O4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值用a、b表示.______.
参考答案:(1)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拆除装置前,不打开胶塞,为了使装置中的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铜、硫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均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3)、步骤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4)、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 ???????????????????????????????????????????。 (5)、确定乙是否煅烧完全的操作是:?????????????????????????????????????????????。 (6)、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NaCl(aq) (7)、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4Cl,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 (8)、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为了测定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装置如上图所示(加热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9)、步骤3中,准确取用24.00 mL H2SO4(aq)的玻璃仪器是????????????????。 (10)、实验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填写步骤编号)。 (11)、必须重复实验2~3次,其原因是???????????????????????????????????????????。 (12)、如果0.320 g试样中含NH4ClO4的准确值为0.09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0.092g。该实验 的相对误差为?????????????。
参考答案: Cu+2H2SO4(浓) 本题解析:(1)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 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可以通过导管进入试管A中保持A中压强不变; 从导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 (3)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 (4)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5) 再煅烧、冷却、称量,直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1g。 (6) 2CuS+3O2 2CuO+2SO2 (7) 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8)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9) 酸式滴定管 (10)实验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1、5、6 (11) 必须重复实验2~3次,其原因是减少实验误差 (12) 该实验的相对误差为【(0.095g—0.093)/0.095g】×100%≈3.16%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4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由Ⅰ、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____________。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6)??若上述n(A):n(B):n(C)=1:2: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