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molN2和44gCO2的气体体积,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以及所处的温度压强有关.
解答:根据物质的量和气体体积的关系公式V=nVm可知,要计算1molN2和44gCO2的气体体积,还须知道二者的Vm的大小,而Vm的大小和气体所处的温度压强有关,故不能确定体积的大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式V=nVm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化题库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年原子学说的建立
C.1771年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波义耳指出:我指的元素应当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原始和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纯净的物质,是具有一定确定的、实在的、觉察到的实物,它们应该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波义耳定义的元素实际为单质。
考点:对化学发展史的考查。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考查。熟记课本中提到的各个阶段中化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一氧化氮和5.6L氧气混合后分子总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
C.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1molC5H12(戊烷)中含有共价健17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的水不是气体;
C、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次氯酸钠,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mol;
D、烷烃中原子之间均以共价单键结合.
解答:A、标准状况下,5.6L(0.25mol)一氧化氮和5.6L(0.25mol)氧气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0.25mol的二氧化氮,同时剩余氧气0.125mol,但生成的二氧化氮又能生成四氧化二氮,二者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分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0.375mol,分子数小于0.37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的水不是气体,11.2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B错误;
C、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次氯酸钠,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mol,7.1g氯气(即0.1mo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C正确;
D、1molC5H12(戊烷)中含有16mol共价单键,所以含有共价健的数目为16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学变化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放热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燃烧概念的考查。对于燃烧反应,并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实例:蜡烛的燃烧,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化合反应的定义可得,蜡烛的燃烧反应并不是化合反应。故答案选D。
考点:燃烧的定义;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是以“燃烧”为载体,结合考查了四大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其解题要求在于明确基本的概念。燃烧: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标准状态下的vL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M)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将溶液蒸发掉a?g水后(该气体溶质不挥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b%,密度为ρg/mL,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c=
B.c=
C.b%=
D.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n=
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c=
=
来计算,并结合质质量分数为b%变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b%,则蒸发水的质量为溶液质量的一半,以此来计算.
解答: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ag,则c=
=
,故A正确;
B.根据c=
可知,稀释后c=
=
,故B正确;
C.根据b%=
可知,b%=
×100%=
,故C正确;
D..根据c=
可知,b%=
,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及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