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向KHSO4溶液中滴人Ba(OH)2溶液使pH=7;SO42-+ 2H+ + Ba2+ + 2OH-= BaSO4↓ + 2H2O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 H2O
Al(OH)3 +3H+
C.Mg(HCO3)2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H+ ="=" CO2↑+H2O
D.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2Cu +O2↑+4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向KHSO4溶液中滴人Ba(OH)2溶液使pH=7,中性溶液,H+与OH-恰好反应,SO42-+ 2H+ + Ba2+ + 2OH-= BaSO4↓ + 2H2O,A正确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 H2O
Al(OH)3 +3H+,B正确;C.Mg(HCO3)2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H+ ="=" CO2↑+H2O,C正确;D.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金属做阳极,优先是电子,阳极反应为Cu-2e-=Cu2+,阴极反应为Cu2++2e-=Cu,错误;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1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 _
(3)盐酸的体积是 ml。
(4)a的取值范围是___ __。
(5)n(Mg)/n(Al)的最大值是 。
参考答案:(1)Al(OH)3+ OH-=AlO2-+2H2O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可知,首先发生的反应是中和过量的酸:H++OH-=H2O,然后是沉淀两种金属离子:Mg2++2OH-=Mg(OH)2↓、Al3++3OH-=Al(OH)3↓,最后是Al(OH)3的溶解:Al(OH)3+ OH-=AlO2-+2H2O,即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2H2O;
(2)从横坐标80mL到90mL这段可以求出n(Al(OH)3)=n(OH-)=2 mol·L-1×
=0.02mol,则n(Al)=n(Al(OH)3)=0.02mol,即为0.54g;
(3)镁、铝混合物投到盐酸中,生成氯化镁和氯化铝,并且从图上可知盐酸过量,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先与过量的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后氢氧化钠又与氯化镁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钠,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mL时,盐酸中的氯离子都与钠离子结合成氯化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HCl)=n(NaOH)=2 mol·L-1×
,则盐酸的体积为V=
=80mL;
(4)假设盐酸溶解金属后不剩,这种情况下,酸恰好与合金反应完全,即a=0,通过极值法,当合金中完全是铝时,因为沉淀Al3+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从图可知,中和过量的酸所消耗的碱液体积最大为50mL,但是假设不成立,最大值是不存在的,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0≤a<50;
(5)n(Al)=n(Al(OH)3)=2mol?L-1×0.01L=0.02mol,所以沉淀Al3+需要的OH-为0.06mol,即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完全消耗的碱的体积为80-a,若假设盐酸不剩,所以沉淀Mg2+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最大值为50mL,求出n(Mg)的最大值为0.05mol,所以该合金中镁铝两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0.05mol:0.02mol=2.5。
考点:考查镁、铝的化学性质及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镁、铝的化学性质及计算,难度中等。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镁铝的化学性质结合图像中的数量关系解答。(4)(5)两问可以采用假设法求极值。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0分)(1)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方程式之一为:
。
被氧化的盐酸占反应盐酸总量的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当标准状况下有11.2L氯气生成时,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 。
(2)已知下列两个氧化还原反应:O2+4HI
2I2+2H2O 及Na2S+I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1分)某研究性小组对Fe3+ 与S2-的反应有不同的看法,
(1)猜想可能发生三种反应情况: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填反应类型)。
针对上述猜想该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①
| 向大试管中加入20mL 0.1mol?L-1的Na2S溶液 (已知Na2S溶液显碱性,pH约为12),再滴加5mL 0.1mol?L-1的FeCl3溶液,边滴边振荡
| 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反应后溶液仍显碱性
|
②
| 向另一支大试管中加入20mL 0.1mol?L-1FeCl3溶液(已知FeCl3溶液显酸性,pH约为2),再滴加5mL 0.1 mol?L-1的Na2S溶液,边滴边振荡
| 局部有黑色沉淀但瞬间消失,溶液颜色变浅,并产生大量黄色浑浊,反应后溶液仍显酸性
【查阅资料】 Fe2S3是黑色或深黄绿色固体,中性或碱性很稳定,FeS是黑褐色的固体。 (2)根据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实验①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设计实验验证实验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检验对象是实验②所得混合物。 限选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CS2、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H2O2。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4)综合分析实验①、②,影响Fe3+ 与S2- 的反应类型的可能因素有 ; 。(至少填两点)
参考答案:(1)复分解反应(1分)(2)2Fe3++3S2-==Fe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Fe3+ 与S2-的反应可能发生三种反应情况: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实验①中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反应后溶液仍显碱性,由于Fe2S3是黑色或深黄绿色固体,中性或碱性很稳定,这说明在反应中产生的是Fe2S3,因此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S2-==Fe2S3↓;实验②局部有黑色沉淀但瞬间消失,溶液颜色变浅,并产生大量黄色浑浊,反应后溶液仍显酸性,产生的黄色沉淀是S,这说明二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S2-==2Fe2++ S↓。 (3)在实验②中有亚铁离子和S产生,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可以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亚铁离子。S易溶在CS2中,因此可以利用CS2检验S的生成,则实验方案可设计为(见答案)。 (4)根据以上实验①、②对比可知,影响Fe3+ 与S2- 的反应类型的可能因素有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滴加顺序、溶液的浓度等因素。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事实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Hg2+ +S2- ="==" HgS B.纯碱溶液能清洗油污: C.氨气遇氯化氢时产生白烟: D.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 +2H+ +H2O2="==" I2 +2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硫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正确;B、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离子方程式不能一步写成,错误;C、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产生白烟现象,正确;D、海带灰中的碘离子与过氧化氢、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和水,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
|